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综合类> 青岛港> 港口动态 > 正文

一辆市提车的新“身份证”

来源: 2011-12-09 10:54:20

12月5日10:40,在青岛港前港生服中心停车场旁的验车点,当职工史学民帮司机高亮把新购买的磁卡贴在挡风玻璃上方的时候,这辆车号为鲁C59066的市提车拥有了一张青岛港牌的新“身份证”。

刚一贴上,室内电脑屏幕上就显示出了鲁C59066的各项信息,与该车提货单进行核对并通过摄像头查验车厢杂物和水箱后,库场队常志辉在提货单上盖章放行。“这张‘身份证’一车一张撕下即无效,购买一次终身使用。”前港

安技部信息主管赵伟丽给我们介绍着。

好奇于它的效力,我们登上了鲁C59066,共同分享它的青岛港旅程。

从验车点继续前行,来到100米外的6#磅过空。室外的读卡天线已经读出“身份证”信息,并从后台数据库中读取了收发货人、船名、货名、预提吨数等提货信息,司磅员骆明对照着从司机高亮手中接过的提货单认真核对。汽车停稳,皮重自动读取,骆明核对无误进行存盘操作,称重完毕。

来到Q5堆场,鲁C59066进行装车。作业结束后,我们来到5#磅称重。高亮拿着磅单驱车来到5#门,将磅单交给门卫。此时,5#门上的射频识别设备早已将鲁C59066的所有信息显示包括从过重磅到出门的时间显示出来(超过30分钟将不予放行),门卫核实无误,放行出港。鲁C59066踏上回程的路。

一趟走下来,我们发现了这张新“身份证”的诸多特点:

一是实现了人车分离。在每一个环节都取消了条形码。不仅节省了专门贴码和扫码的人力,而且防止下雨下雪造成条码损坏后扒载、重新过磅造成的麻烦。

二是节省人力、降低错误率。自动车号识别让司磅员每天至少减少车号输入2000次,减少敲击键盘16000次,同时避免了人工输入造成的错误率。

赵伟丽给我们介绍说,新“身份证”又叫RFID电子车牌,使用的是RFID射频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在集团信息中心进行软件研发后,前港与厂家一起协调安装硬件设备,并进行软件调试、对司磅员进行培训,目前整套系统已经投入试运行。

青岛港集团员工品牌“琳琳快磅”可以说是这个系统最大的受益者,身为库场队地磅班班长的王琳琳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往我们司磅员的工作是手眼并用,不仅劳动强度高,还容易出错。自打这个系统试用以来,将我们从繁忙的键盘操作中解放出来,以往过一辆车要敲击键盘十多次,现在两三下就可以搞定,实现了过磅零差错,眼睛还可以更好地监控车厢内的情况,有效地保证了货物安全。”

“新‘身份证’省时省力,让我们在前港更加畅行无阻。”司机师傅高亮高兴地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入世十年,青岛港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