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走基层:走近“天使温情空巢乐园”志愿者团队

来源:青岛日报 2011-11-21 11:26:32

□本报记者 陆 波

“我们是幸福的老顽童,心里感觉还年轻”,没进门,先听到歌声飘了出来。

昨日下午,记者推开了市南区云霄路73号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的大门,只见30多位老人正围在一起又唱又跳,一群志愿者在一旁鼓掌喝彩,市慈善总会“天使温情空巢乐园”志愿者正在这里开展敬老活动。 癌症老人奇迹康复

在众多老人中,67岁的于英蕙有些显眼。她个头不高,脸上的皱纹很少,耳朵上还戴着一对翡翠绿色的耳钉,这让她看起来更年轻。她开心地唱着,唱到最后,还和大伙一起拍手,“耶”了一声。从外表上,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刚从癌症中康复的老人。

去年10月,于英蕙被诊断出乳腺癌,在随后的半年里,她每月去医院做一次化疗,刚从老伴去世阴影里走出不久的她,情绪再一次陷入低谷。虽然儿女孝顺,但住院期间毕竟不能全天照顾她,此时,“天使温情空巢乐园”的志愿者出现了,送饭、聊天、陪护,于英蕙慢慢乐观了起来。

    今年4月,化疗结束,老人康复了。出院后,她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如今,每周二、四她都会来“天使温情空巢乐园”值班,接听空巢老人电话,去敬老院文艺表演,她还照顾着家住湛山的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每隔一段时间,于英蕙就会上门一次,陪他们聊天谈心,忙得不亦乐乎。

于英蕙只是 “天使温情空巢乐园”志愿者中的一员,这个2006年成立,2010年4月在市南区民政局登记从事精神养老的民间公益组织,如今已吸引了志愿者500多人,其中有律师、教师、会计师、心理咨询师、记者、公务员、医务工作者、文艺文学爱好者,也有低龄老人和在校大中学生。成立以来,志愿者与300多位孤寡、空巢、残疾、大病老人结对,为近600多位老人举行过生日派对活动,每周一到周五及周末都有专职志愿者陪伴老人,敬老公益活动已固定化。

据了解,志愿者已组织各种敬老活动上千次,举行大型敬老活动近百次,参加活动的老人达几十万人次。

追求精神的满足

82岁的夏冠泽就是受助空巢老人中的一位。他长期独身一人,退休后的生活比较单调,从2006年与天使温情志愿者结缘后,生活开始丰富了。老人喜欢唱歌,在空巢乐园里,这一特长得以发挥,他参加了空巢艺术团,很快成为骨干,每次有敬老活动,他都要唱上几首。

有几位老人起哄,夏冠泽又被拽到了活动室中间。他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红河谷》,嗓音很有磁性,赢得了一片喝彩。

夏冠泽老人穿着很讲究,水绿色毛衣,黑色裤子,皮鞋也擦得锃亮。他告诉记者,“现在退休工资年年在提高,吃饱穿暖了,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已经幸福了,其实,我们这些老人的精神家园更需要呵护。”

的确,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如何让老人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天使温情空巢乐园的出现,正是对“精神养老”的有益尝试,通过招募有艺术特长的空巢老人和敬老志愿者组成空巢艺术团,满足了老人展示自我风采,实现社会价值的需求。这些老人不仅是受助者,更是施助者,他们为养老院、高龄失能老人演出,在给别人带去欢声笑语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他们都叫我‘不是歌唱家的歌唱家’”,夏冠泽老人笑着说,“我还有很多保留曲目,像《夕阳红》、《长江之歌》等,在这个月的生日派对上,我要全唱一遍。”

老人的笑脸,多少钱买不来

老人说话的时候,坐在一旁的任乐乐一直在微笑着倾听,这位中国海洋大学的大二学生,也是空巢乐园的志愿者。

“我们海大‘晨夕社’今天一共来了8位同学,是来教老人们学习手语的”。任乐乐告诉记者,使用手语,能帮老人活动手指,对身体很有好处。从大一开始,任乐乐就加入了海大晨夕社,定期来天使温情空巢乐园,今天已是她第二十多次参加志愿活动了。

“跟老人们在一起很快乐,”她说,“通过陪伴空巢老人,我们学会了关怀他人,回报社会,懂得了感恩、珍惜亲情。因为离家比较远,来陪老人聊天也给我们找到了家的寄托。”

“现在每周都主动给家里打四个电话,以前是家里给我打得多,”任乐乐不好意思地说道。

志愿者不断壮大,让“天使温情空巢乐园”发起人之一杨晓玲很是欣慰,如今她更关心的是活动场地问题。

成立之初,活动场地是在金都花园一套房子里,那时杨晓玲和几个朋友需自掏腰包支付房租和水电取暖等费用,一年就花了近3万元,这对于工薪阶层的她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香港中路街道办和云南路街道办从市南区“管理服务中心、文化康乐中心、医疗服务中心”里专门安排了活动场地,解决空巢老人和公益组织的燃眉之急。

“‘三个服务中心’为我们搭建了持续发展的平台,依托这个平台,队伍迅速扩大”,杨晓玲说,随着志愿者成倍增长,现在的场地又不够用了,他们和香港中路街道办达成初步协议,建设一个近五百平米的老年幸福中心,通过市、区和街道办事处的资金政策扶持,由社会组织整合爱心企业、公益伙伴等社会力量和资源,继续为空巢老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

“如果能够做成,就能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我们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她说。

“毕竟,老人的笑脸,花多少钱也买不来。”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记者走基层:大棚里听农大教授讲“草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