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麻醉师讲述:苦撑12小时手术 吃饭只用5分钟

来源:青岛早报 2011-10-16 07:50:24
青岛麻醉师在工作

青岛麻醉师在工作

    早报记者走基层

    核心提示

    在很多人眼中,手术台上主宰一切的是主刀的外科医生,他们凭着精湛的医术和手术刀救死扶伤。但是,谁又知晓,在他们背后还有一群默默无闻而又至关重要的医护人员,为了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那就是为手术保驾护航的麻醉医生。而实际上,任何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麻醉保障。昨天,记者跟访了青岛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宁吉顺忙碌的一天,发现在每一手术的背后,都凝聚着麻醉师超乎寻常的努力和心血,他们可谓无影灯下的“无名英雄”。

  早早上班有原因

  昨天早晨6时许,许多人还在睡梦中,宁吉顺早早起床,简单吃完早饭后乘上公交车,7时5分到达医院。与其他医生不同的是,麻醉科办公室与手术室连在一起,麻醉科医生进入办公室必须要像进入手术室中一样换鞋并换上手术服,还要戴上口罩和头套,而这套程序下来要花去15分钟,这也是宁吉顺为何每天都早早上班的原因。

  7时30分,宁吉顺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他拿起病人的术前评估,仔细核查着每一个细节,看完后宁吉顺跟病人交流,再次确认病人的最新情况。“麻醉师是一台手术的开始,我们要比其他医生先进入手术室。”宁吉顺说。之后他来到手术室内进行术前准备,将推进手术室的病人进行麻醉后,主刀医生的工作才开始。

  “手术前与病人的交流也至关重要,因为许多病人急于做手术会隐瞒病情。”在麻醉手术即将开始前,宁吉顺会再对病人进行一遍全身检查。宁吉顺说,在病人手术前一天,他们还会跟病人和家属单独谈话,根据病人病历、以前病史及最新情况进行仔细核查,直到确认病人身体状况符合手术条件,他们才会签字准许病人做手术。“这就要求麻醉医生有较高的专科知识,如果由于检查不周,病人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那后果不堪设想。”宁吉顺说起一天的工作状态时用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来形容,而这种状态他一直要保持到晚上6时下班。

  手术台上的护航者

  “麻醉只是手术的开始,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宁吉顺站在手术台前,密切关注着麻醉监控仪上的各项动态数据,并针对病人身体状况及时调节麻醉剂量,并将每项数据准确记录在麻醉监控记录本上。“这些数据就是病人的全部。”宁吉顺指着麻醉监控仪上的数据向记者介绍,他要时刻关注着病人的五项指标,分别是脉搏、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呼吸膜二氧化碳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持续的观察,记录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在手术中麻醉师不能离开半步。

  宁吉顺去年11月作为青岛市重点人才引进到市中心医院,平均每年他至少要做300台高难手术,从18岁从医至今,到底做过多少台手术,他已记不清了。他认为作为麻醉科医生除了要有超高的专科知识外,还要有较高的应对手术中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今年7月中旬,一名72岁的老人钓鱼时不慎摔倒,导致脑出血,在手术过程中老人心脏骤停,正在监控手术麻醉情况的宁吉顺立即实施心肺复苏。老人心脏骤停前后发生两次,他冷静处理紧急施救,成功地把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麻醉医生有“三高”

  “麻醉从本质上说是为了避免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和应激反应,麻醉的量最理想的状态是不能浅一分亦不可深一分,所以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这是宁吉顺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在他看来麻醉师的工作有“三高”:高风险、高知识、高劳动强度。

  一台手术的成功与否,与麻醉处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麻醉是一门高风险的专业。作为一名麻醉医生,必须抱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才能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宁吉顺说,“我们为病人实施麻醉,必须根据病人的基本病情和手术要求,结合医生的操作水平和医院的设备条件,本着安全、有效、减少创伤的原则进行,才能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可能有人会认为麻醉师只是负责打一支麻醉针。”宁吉顺说,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麻醉的方法、麻醉用药量都不一样;尤其是手术完成和麻醉后的恢复更为复杂,要对麻醉后的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再送入手术室进一步治疗,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然后向值班医师和护士交班。可以说,麻醉师既是专业医生,又是全科医生,身体的各部位、各种疾病都应了如指掌,进行麻醉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手术过程加餐只5分钟

  从上午9时进入手术室,一直忙到中午12时,在此期间宁吉顺滴水未进,为了保证更好的工作状态,宁吉顺叫来另一名麻醉医生让其临时替班,他匆忙到手术室旁的休息室简单吃了点盒饭,经过消毒处理后,又全副武装进入手术室。

    “外科医生还可以轮流坐诊,不能每天都呆在手术室里,还有很多大手术不是一个主刀医生,一个科室就能完成,他们在做完自己的手术后就可以换人,但是麻醉师不行。”宁吉顺告诉记者,麻醉师的劳动强度是最高的。去年2月的一天深夜,中心医院手术室紧急送来一位因受车祸重创需截肢的复合创伤患者,一台涉及多学科的大型手术开始了。无影灯下,聚集着一批医务人员,他们在紧张地忙碌着,宽敞的手术室里,只听见传递器械的声音,首先是骨科的主刀医生对伤员进行截肢,并安装好骨盆外固定架;完成后,泌尿外科主刀医生走上手术台,把伤员破裂了的膀胱修补好,把断裂了的输尿管接通;最后,普外科主刀医生又站到了手术台上,把伤员腹腔内严重损伤的组织清除、冲洗、引流,处理干净……一台12个小时的手术,只有麻醉师全程站了下来。“这种手术人命关天,我们根本来不及休息,只能是找人来顶替一会儿,在外面吃5分钟的饭,然后马上回来。”宁吉顺说,像这种节奏,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胶宁高架路整治坑洼路段 通车条件大改观(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