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1日以来,在远离祖国一万公里之遥的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连续5次进行下潜实验,突破5000米深度,创造了新的下潜纪录,也是中国走向深海的标志,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12年还将冲击7000米设计深度。作为“蛟龙号”未来保障和支撑基地,位于即墨鳌山卫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正在为 “蛟龙号 ”的入驻做准备,蛟龙号“安家”青岛也引起市民极大关注。那么“蛟龙号”为何会落户青岛,又为何选在鳌山半岛,海试后还能干些什么,试验成功有哪些重大意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详细地解答了这一系列问题。 促进海洋科技事业的抓手 国家深海基地建在青岛,对青岛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李乃胜笑着说,意义可大了,第一条就是树立青岛的形象,第二条就是进一步确立青岛海洋科技国家队的地位,第三条这是青岛海洋科技走向深海的标志,第四条,就科技来讲,是个大大促进海洋科技事业的抓手。海试结束后伴随而来的就是国家项目、国家课题的确立,那些不可替代的资料、样品必然带来不可替代的经费、科研支持,领头的课题、领头的科学家都会出在青岛,因为在这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这是吸引、凝聚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国外一些大牌的科学家、高端人才,并不是说单单给他们钱就行,他们需要一个成就事业、施展才能的平台,而这个基地就能够使他们有更高的知名度。 它还能够带动相关技术发展。毕竟深潜是个高新技术的集成,特别是深潜器一说谁都明白,密封、抗压、水下通讯、水下定位,这些是很少人接触的重要难题,本身都是一些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带来的就是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
上一篇:今日荒海岸年内筑“龙巢”
下一篇:青岛各种条件都很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