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在九届市委十三次全会上,俞正声同志指出,“十二五”期间涉及的许多社会发展问题都是民生问题,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重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 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然而,随着时代变化,我们党在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上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的“淡化”和“钝化”、社会阶层 群众概念在不断发展延伸 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所在,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和前提。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群众的概念并不是抽象的,而总指那些当前活生生地存在着、创造着历史的广大人民群众。与人民的概念一样,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出现新变化。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概念不断发展。一、新时期的群众包括不同阶层,凡是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维护祖国统一、遵纪守法的公民都属于群众范畴。二、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见识与才干显著提高,政治鉴别力、参与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促使群众的构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三、随着党组织队伍的日益庞大,普通党员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相对于更为广大的非党群众来说,他们是执政党党员,具有区别于一般百姓的政治身份;另一方面,与相对较少的党员领导干部相比,他们又属于群众。群众概念的延伸表明,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和秩序中,应当将群众视为尊重、信任、依靠、组织动员和关心服务的对象。 此外,还要关注社会阶层出现的新变化。社会分化与重组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多元社会中,不同阶层间容易产生利益纠葛和问题。因此,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是转型时期坚持群众路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各种社会组织为执政党合理利用社会力量来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及开展群众工作提供了可能。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群众利益诉求的整合,还有利于扩大民主参与和培育公共精神。 重塑信念防范群众路线“变质”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优良作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它由“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两方面构成。前者是价值归宿和理论起点,后者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际运用。 对理想信念的淡化和作风的蜕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所在。然而,在改革发展新时期,一些不良作风正在成为阻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绊脚石。特别是,官僚主义现象仍然存在,且在表现形态上发生了新的转变。例如,不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不讲科学、胡乱决策,贪图虚名、追名逐利,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等等。 在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党的群众路线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变质”的情况。比如,上级单位到下级单位听听情况,开几个座谈会,就算走了群众路线;往下走一步就是深入基层,与下一级干部谈几句就是深入群众。所有这些,都与我们党历来所坚持的群众路线相距甚远。与此同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群间的裂痕已经出现,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导致利益分化现象严重,民意表达渠道不够畅通,政务信息公开和社会舆论监督效果有限等后果。 应对这些挑战的根本在于重塑理想信念,关键就是转变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一方面,要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制度规范的建立,实现对作风问题的有效表达和督促。 形成更有效的公共治理模式 权力的人民性与治理的有效性是当代国家建设的一个基本命题。前者关系到执政合法性问题,后者更多的与执政效率联系在一起。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群众路线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确保执政效率的有效公共治理模式。 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基本的权力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实践者,也是权力合法性来源的根本支持者。在权力行使和运作中,必须将人民性作为一切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从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历程来看,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党的群众路线有着紧密的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实质上就是把人民群众积极引入到权力决策的执行中,从而提升民众对政策的支持度。 近年来,群众路线还被视为是一种有别于西方传统治理模式的公共决策模式。首先,群众路线的模式要求决策者具有鲜明的群众观点,并要在互动中不断深化群众意识;其次,群众路线的模式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要求形成密切的干群关系;最后,在群众路线的模式中,决策者的角色并不总是最后的“拍板者”,因为作出的决定还需拿到人民群众中去宣传和解释,进而转化为群众的意见,并在具体实践中检验正确性,以期在未来作出更好的决策。群众是这一治理模式中的真正主角。群众路线模式的特点与传统公共参与治理模式,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二者的有机结合,将形成一种更为有效的公共治理新模式。这是新时期群众路线带给我们的一份丰厚政治遗产,应当继承和发扬下去。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
上一篇:干部下基层切莫“深入浅出”
下一篇:把握好群众满意这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