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揭晓 第二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在青岛隆重召开
本网讯 2011年7月8日,第二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在青岛市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信息协会会长卢时彻,副会长杜链、施凤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国防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原主任么富洲,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国家统计局司长杨京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安筱鹏,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钟义信,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方美琪,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高复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商务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汝林,神州数码(集团)工程院院长谢耘等。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共150余人出席大会。中国信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信息界》杂志社总编辑傅伯岩主持大会。 卢时彻首先代表中国信息协会对来自全国的信息化教育、科研、管理、经营等各领域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而做出努力的全体同志、特别是在这次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中担任评委、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卢时彻指出,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针对“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等一系列战略方针,表明了中央对信息化、科技进步和创新以及科技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高度重视。 卢时彻认为,信息革命、信息化、信息社会是震撼当今时代的最重要的主题词。信息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所带来的问题极其深刻,需要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这是因为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背后,引发了很多更深层次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科技问题,而这些问题许多还没有被认识,或者没有被充分地认识。信息化是人类历史上,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具有同样意义的重大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如果认识到信息革命和信息化的重要历史意义,就不能忽视信息化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这种研究的目的是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把握和驾驭这个过程,从而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服务。无论是研究信息化的理论问题还是信息化的实践问题,其目的首先都是服务于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关于信息化的学术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值得开拓的学术研究的“新边疆”。 卢时彻说,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信息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从事信息化工作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信息化的学术研究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一批优秀学术推动和研究人才、有影响专著和有价值的论文,以及学术成果转化工作和学术研究管理工作的先进单位。在此背景下,为推动信息化学术研究的深入进行,促进信息化理论建设和学术成果交流,中国信息协会主持开展了“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活动,其目的就在于“表彰先进、鼓励创新、促进交流、推进发展”,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中国的信息化学术研究营造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活泼的和谐氛围和环境,以利于在信息化学术研究领域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卢时彻最后表示,推动信息化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是中国信息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今后,协会非常愿意与社会各界积极合作,为推进信息化学术研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随后,倪光南、郭作玉、汪向东、杨京英、方美琪、高复先、谢耘和中科院金融科技中心首席科学家兼副主任刘世平、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清华大学电子政务中心主任邢春晓、对外经贸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李安渝、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齐佳音、华南理工大学执行院长祁明、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研究规划部主任金瑞国、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郭清顺、兰州大学教授管会生、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袁慧如、山西省阳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梦庆、江西省新余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邓小勇、湖南龙骧巴士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彭建以及来自海外的英国赫尔大学教授戴修殿、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博士吴明瑄等先后在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经过一整天的学术交流,第二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圆满结束,施凤海副会长作大会总结。 施凤海说,第二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经过了一整天紧凑而充实的交流,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和积极的成果,此次大会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与会专家的水平很高,学术造诣很深。出席大会的演讲嘉宾和参会代表当中有很多是我国信息化各研究领域,各单位的重量级专家学者。他们的理论功底扎实,科研经验丰富,对我国和世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和敏锐的把握。通过学术大会这个平台,这些专家学者们实现了互相沟通和交流,这种高层次的交流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和较大价值的。 第二个特点是,会议的内容十分丰富,覆盖面广,涉及了我国信息化领域的方方面面,从理论到实际,从政策到路径,从城市到农村,从教育到管理,从技术到应用等等。通过交流,专家学者们不但对各自的学术成果进行了阐述和探讨,还对其它相关领域的课题有所认识,有所收益,这将对我国信息化的跨学科研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个特点是,学术交流气氛十分浓厚。很多专家学者在会上会下进行了积极且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有些专家之间已经开始讨论在今后如何开展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合作的问题,这恰恰体现了我们学术大会“促进交流、推进发展”的主旨和目标。 施凤海最后表示,感谢所有支持此次大会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希望大家今后继续与信息协会一道,推进我国的信息化学术事业的建设,支持我国的信息化学术的创新与发展。
又讯 7月8日晚,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颁奖典礼在青岛市黄海饭店隆重举行。卢时彻会长等出席第二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的全体代表及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的部分获奖者共170余人出席颁奖典礼。中国信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信息界杂志社总编辑傅伯岩主持典礼。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杜链在颁奖典礼致辞。 杜链祝贺第二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成功召开和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活动成功举办。随后,他代表中国信息协会介绍了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的有关情况。 杜链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的部署和要求,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初,监察部会同国务院纠风办、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国资委、法制办等9部门组成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了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简称行政等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清理工作。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预期目标。2009年12月国务院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公布行政等系统中央单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的通告》,明确全国行政等系统撤销项目70461个,保留项目2356个,其中行政等系统中央单位保留项目377个,总撤销率为97.76%。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是这次清理之后信息化领域唯一保留的国家级别的成果评选。 杜链在介绍本次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时说,今年2月,中国信息协会发出《关于开展“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活动”和举办“第二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的通知》,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这次评选活动以“表彰先进、鼓励创新、促进交流、推进发展”为评选目的,以全国致力于推进信息化学术建设发展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为参评范围。评选分为信息发布、推选申报、确定候选、专家审定、颁奖发布等5个步骤进行。 此次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共设置6个奖项,即,“十大专著”、“十大推动人物”、“优秀带头人”、“优秀论文”、“优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优秀研究管理机构”。 杜链强调, 中国信息协会开展信息化成果评选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对于这项工作特别是学术成果的评选工作还仅仅是一次尝试,还没有多少经验。尽管我们坚持了科学、严谨、公平、公正的原则和宁缺毋滥的初衷,但在评选过程中还是难免出现一些疏漏和不足。在此,希望各位专家和有关同志及时给我们指出缺点,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水平,把下一次的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活动搞得更好,为推动中国信息化的学术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杜链介绍说,为了将“中国信息化成果评选”向规范化、制度化推进,中国信息协会正组织有关方面对信息化成果评选的边界、目标评价体系的选取规则,以及评选的组织体制进行研究;同时希望通过评选的试点工作积累经验。 杜链最后表示相信,在各位领导、各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各位专家学者和媒体界朋友们的支持下,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必将成为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选。
随后,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评选隆重颁奖,共有以下218个单位或个人获奖: 周宏仁著的《信息化论》等10部专著荣获“十大专著”奖; 倪光南等10人荣获“十大推动人物”奖; 么富洲等103人荣获“优秀带头人”奖; 汪向东撰写的《衡量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成败的根本标准》等118篇论文荣获“优秀论文”奖; 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25个单位荣获“优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奖; 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等15个单位荣获“优秀研究管理机构”奖。
中国信息协会卢时彻会长、杜链、施凤海副会长为获奖者颁发了奖杯和证书。
相关链接:1、中国信息化学术成果获奖名单() 2、卢时彻会长在大会上讲话( )
|
上一篇:许嘉璐高度评价中国国际信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