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四方建区60周年> 底部1 > 正文

呵护城区文化“基因”——四方实施城市历史记忆工程侧记

来源: 2011-07-01 01:20:05

    近日,位于张村河南岸的 “城市记忆”Beer民俗文化街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据了解,文化街一期8月中旬将揭开面纱。文化街内,将专门设立展厅,展示河西街道七个“城中村”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此外,四方区有关部门正着手筹备编撰各“城中村”村志,以史志方式记录各村发展轨迹。

    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四方正通过各种努力,尽可能保留记录历史进程的民俗文化遗产和工业文化遗产,以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

    实施城市历史记忆工程

    随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四方步入了新一轮城区开发建设期。如何在城市开发中留住历史记忆?成为四方区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四方未雨绸缪,对区域内历史文化遗迹、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了田野考察般的摸底,并积极实施“城市历史记忆工程”,最大限度地保留城市文化遗产。

    众所周知,保留城市文化遗产,在短期内不会产生经济效益,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有资源的变现。四方区积极实施这一看似没有经济效益的“花钱”工程,源于该区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自豪与尊重。

    四方区历史悠久。相传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始,即有云南等地移民陆续迁徙来此定居,逐渐形成了湖岛村、小村庄、四方村等村落。 500多年前,海云庵道观兴建,以此为中心形成了青岛地区最大的民间庙会。四方也是青岛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聚集区,其近代工业史代表了整个青岛的工业进程,为我市经济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火车机车,在中国铁道工业上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二、三、四、五棉纺织厂使青岛成为我国轻纺工业“上、青、天”三大基地之一;青岛染料厂是我国首家民族化学工业企业;创建于1912年的青岛葡萄酒厂,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百年品牌之一;现已成长为世界著名品牌的海尔集团,也是从四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总之,我市许多著名工业企业都在四方区起步,最后成长为青岛工业乃至中国工业的骄傲。

    “实施城市历史记忆工程,就是要全面梳理四方工业遗产和民俗文化遗产,积极做好保护工作。 ”四方区有关负责人说。

    老物件留住老四方记忆

    文化遗产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是城市最大的文化资产,更是城市魅力和发展动力的源泉。四方区在旧城旧村改造中,将老建筑、老物件的保护和修复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随着双山、河西、湖岛等“城中村”相继改造,许多藏身于现代城市且鲜为人知的老物件被挖掘、保护起来。这些蓄满老青岛故事的器具和建筑,将还原城市记忆,保留这些城中村的历史印记。

    记者了解到,四方区在邀请八国建筑设计师进行都市新都心规划时,特意留下了双山村的水塔。双山村水塔是白俄罗斯商人于1921年建成的葡萄酒酒窖。这个矗立于双山之上,高达十五六米的建筑,曾是青岛标志之一,也曾是航空标志建筑。如今这座水塔被保留下来,将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融入未来的城市新都心中。

    此外,在保儿村改造中,施工方特意保留了一棵生长了130多年的老槐树。在施工中,有关单位在古树旁围上水泥栅栏,以防车辆伤到老树根部。已改造的湖岛村内,几栋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和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井、老磨盘等,这些均予以保留。

    更为可贵的是,为展示河西街道七个城中村的历史积淀,四方区建起了“城市记忆”Beer民俗文化街,各城中村将独立分区,采用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旧村新城变迁和各自民俗特点。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河西各村,将在1000余平方米的展示厅内,陈设门楼、古井、石磨等实物。这七个城中村还将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家小院的形式,重新走进当下的生活。

    四方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说,这些古老的村落、古井、磨盘、老树,蕴藏着青岛人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积淀着丰富的人文信息和地域文化特色,共同构成了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的一部分。

    挖掘盘活工业遗产

    四方区是青岛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四方机厂、青岛葡萄酒厂等一大批优秀企业留下大量珍贵的不可复制的工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主要以日、俄、德式建筑风格的老厂房、老建筑为主,记载着青岛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

    围绕打造“中央文化区”这一目标,四方区文化局积极做好辖区工业遗产摸底调查工作,探讨辖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途径,并结合老城区改造、老企业搬迁,做好工业遗产实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种史料的征集、整理。据了解,该区重点规划的“红锦坊”艺术工坊正在建设中。此外,该区还利用老厂房规划了纺织遗址公园、葡萄酒酒窖等项目,欲将旧厂房建设成主题文化创意产业园、多功能产业集聚区,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经济。

    “红锦坊”艺术工坊位于四方区海岸路2号(原国棉一厂),项目总投资1.34亿,建筑面积2.7万余平方米。对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老厂的部分厂房、办公楼、食堂、礼堂等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是此项目一大亮点。其中,保留老建筑物面积达1.5万平方米,开启了四方工业旅游新的篇章。该项目去年底开工,今年底有望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四方区还规划了其他工业遗产保护项目——

    纺织遗址公园和联创文化创意园。依托联创集团(原国棉二厂)的老厂房、老办公楼及老库房,规划建设纺织遗址公园。利用老办公楼发展影视、创意产业;利用老库房发展会展、影视等产业。通过纺织文化主题,形成集纺织展示、体验、休闲、娱乐、文化创意、时尚秀场为一体的多功能产业集聚区。

    葡萄酒老酒窖。依托原葡萄酒厂酒窖,规划建设葡萄酒老酒窖,设置介绍葡萄酒发展历史的展厅,并展览各国家和各朝代的饮酒器具,介绍葡萄酒酿制过程。

    机车博物馆和四机文化工业旅游项目。依托始建于1900年的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四方机厂)规划建设机车博物馆,通过机车陈列、音像图片资料等方式,展示“中国机车车辆故乡”的魅力。

    据了解,目前,四方区工业遗产保护尚处探索阶段,丰富的资源将陆续盘活、利用。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腾龙换鸟”力促服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