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8年市委市政府铿锵承诺让“老青岛”喜出望外 ■各部门齐心协力改造完棚户区不留遗憾进21世纪 1998年6月5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发出“决不把棚户区带入21世纪”的庄严承诺,标志着一个跨世纪的城市大整容工程、一项为成千上万棚户区居民造福的“民心工程”正式启动。面对这铿锵有力的承诺,在低矮、破旧的棚户区里居住了几十年的“老青岛”们喜不自禁,他 历史画面的回放,让我们又想起了那难忘的岁月。 关于“棚改”老百姓说 1998年当时已75岁的焦大爷回忆说,38年前他偕妻子和岳母住进太平镇7号大院一间12平方米的小房。三个孩子相继在这里出世,小屋显得越发窄小。暑往寒来,时光流逝,原来住着不足百人的大院,人口翻了一番多。全院只有一个厕所,早晨“方便”成了最不方便的事,排长龙上茅房成了当时这里特有的一大景观。焦大爷家离厕所只有两米多远,闷热的夏天,熏人的臭气、密集的苍蝇蚊子使焦家不敢开窗。来到雨季,外面下大雨,这里家家屋里下小雨。住楼房、住套房,成了太平镇7号大院人们的共同梦想。 一间工厂里的破旧仓库里住着十几户人家,每家都简单地用木板隔开,仅有几平方米的面积,塑料布糊上报纸就当作是屋顶。这就是原内燃机厂迟师傅在西仲家洼棚户区住了28年的家。当听说这里要拆迁时,他立即把好消息告诉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并把报纸上关于“棚改”的消息仔仔细细地读了好几遍。他说,邻居们每天晚上凑在一起就谈这个话题,盖好了楼,有上下水、厕所,晚上出来就不用再闻臭味了。 关于“棚改”建设者说 身为台东房产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孙连祥自从1992年接过台东房产公司,他始终在围着旧城改造、商业街建设等政府亮化项目转。孙连祥说,不到9个月时间完成40个楼座的建设,即使是十年后的今天也算是个奇迹。原先拆迁也统一叫旧城改造,棚户区的说法在1993年7月1日才正式提出,当时各区都有一家开发公司负责拆迁工作,市北区由台东房产承担。之后的5年里,拆迁任务不断,1998年8月市政府宣布 “决不把棚户区带入21世纪”,这句对老百姓的承诺落在了各开发公司的肩上,从接受任务到限定期限只有14个月时间,孙连祥负责的区域住着3250户居民,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算算工期,他也有些心虚,“干好就是一个壮举,干不好,公司几年的发展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棚户区改造的任务部署好以后,从市政府的分管领导到市建委、区政府、再到各开发公司,凡是参加建设的单位,都签下了军令状。孙连祥用了最短的时间把动迁、拆迁、施工、回迁,各个环节的工期作了详细的计划,然后亲自上阵,一方面向老居民宣传拆迁政策,一方面给各施工队队长“敲小鼓”。“那么大一片旧房子,光是拆房就费了不少劲,好在政策好,老百姓都很支持。” 1998年底,从接到拆迁任务算起,4个半月后,35万平方米的棚户区被夷为平地,老百姓撤出了棚户区,工程全面放线开工时已经到了1999年4月1日,9个月拿下40栋多层住宅,真正的战役才刚刚打响。“就这么个弹丸之地,我们上了50座塔吊、5000名工人。”回想起11年前的情景,孙连祥说,那时的工地就像个市场,除了他的施工队,市政公用局急着要铺路、电业局要埋电线、自来水集团要入地水管、污水处理厂也急着挖路埋管,当时全市一切建设都要为棚改让路,市领导几乎每周都要到工地看进度,开会讨论进度,各个单位谁也不敢耽误事,于是工地里经常会有两家单位因为争着干活吵起来。 掌声响起来 改造剩余棚户区的承诺发出后,青岛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时任青岛市市长王家瑞与各区区长签订了“保证本世纪内完成棚户区改造”的责任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市“棚改”工作,协调解决“棚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棚户区改造工作也成了各区政府的一项重要目标责任。1999年底,青岛市全部完成了24处剩余棚户区的改造任务,提前实现了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不把棚户区带入21世纪的目标。 1999年12月27日,东西仲棚户区改造工程回迁仪式正式举行,这比12月31日的最后期限提前了4天。仪式举行时,时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市委书记的张惠来和市长王家瑞赶到了现场,领导的讲话被现场2000多名回迁居民的掌声打断了好几次。 |
上一篇:青岛港卸下第100万个集装箱
下一篇:1999年全市开展三讲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