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除了学习,顺顺还要和母亲一起做点活赚取微利 (摄影 周琦)
编十根电线才能赚到五分钱 (摄影 周琦) 【青岛新闻网 独家】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许多小朋友都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心仪的礼物,即便没有礼物,也有父母温情的呵护,抑或再平常不过的“成规动作”——撒娇。然而,崂山深处的顺顺只能日复一日地被父亲“撒娇”。“六一”之际, 普通话 VS 崂山话 起初,记者是跟随青青岛社区崂山论坛的几位爱心网友,来到谭甲顺所在的学校。经校长安排,笔者见到了顺顺。 “老师不是安排你们的父母与网友见面吗,怎么你家长没来?”记者问。 “刚才俺妈来了,老师让俺妈先回去了,家里还有活儿。”顺顺用一口地道的崂山话答道。 笔者用普通话提问,顺顺用正宗的崂山话作答。乍听上去有些不对“频道”。在人们的印象里,校园里的“花朵”总是普通话不离口的。他不会对着专业的照相机好奇,也没有像其他山里娃那样打听我这不速之客的来龙去脉,似乎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自然发生。 家访 镜头一:电线“麻花” 我征得顺顺的同意,来到他家。母亲已在门口等候。见到客人,顺顺妈热情地将记者让进正间。正间面积不大,也没什么家具,除了墙根停了一辆自行车,便是房间中央的一个茶几,茶几被密密麻麻的电线占据着,有的打着麻花,有的则像没下锅的挂面。 “这些是工厂发给我们的电线,我们一根一根地打结,十根打好结的用皮筋捆一扎,能赚5分钱。”顺顺妈坐下来,边做边说。 以分钱计件的工作似乎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了,然而,在大山的深处,这种“原始”工资的生存“土壤”依然能够找到,并未被开化。顺顺妈告诉记者,这些活在村子里只有老年人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不稀罕这点几乎看不见的微利。 说话的工夫,顺顺在里间不声不响地编起了“麻花”。本可以喊着发小去河里捞鱼,而顺顺选择了边照看“植物人”父亲,边给电线打结。 下一页:照顾瘫卧在床的父亲 小小肩膀扛起一片天 |
下一篇:高龄驼背婆媳相依为命情同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