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市场专题广告> 新闻图片报道大赛活动> 2011年专题> 青岛建置120周年网络品牌博览会> 新闻速递 > 正文

青岛造“鹰轮”缝纫机一票难求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5-23 16:57:16
青岛造“鹰轮”缝纫机一票难求
工农牌缝纫机商标 赵健鹏 摄
青岛造“鹰轮”缝纫机一票难求
青岛缝纫机曾经给青岛轻工业争得了许多荣誉。于顺 摄
青岛造“鹰轮”缝纫机一票难求
电脑刺绣机总厂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从前的缝纫机生产车间。于顺 摄
青岛造“鹰轮”缝纫机一票难求
厂领导向时任市委书记的俞正声(右三)介绍生产情况 电脑刺绣机总厂供图
青岛造“鹰轮”缝纫机一票难求
曲玉珍家的工农牌缝纫机伴随她度过了37个春秋赵健鹏 摄

坐在缝纫机前,母亲右手一转机器上的小轮,两脚随着踏板前后一上一下地摇摆,针头随即起起落落,跟着发出嗡嗡的机轮声……相信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这样一抹关于缝纫机的痕迹。

从上世纪60年代起,缝纫机开始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很快连同手表、自行车成为一个时代富裕生活的象征。作为全国知名的青岛品牌,“鹰轮”曾和其他工业产品一起,给这座城市带来过无限风光。

“缝纫机,现在很少有人买了,可退回去几十年,谁家娶媳妇要置办齐三大件,那就叫‘有面子’。” 当记者走进青岛电脑刺绣机总厂时,宽敞的院子、一排排车间、仓库内没有一点老缝纫机厂的痕迹,就连公司党委书记李长林和专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卓文学的办公桌上,也没有一份有关缝纫机的宣传材料。但提起厂子过往的那段火红年代,两人还是难掩满脸的骄傲。

缝纫机

帮忙打牙祭

家住云南路的张君今年69岁,阳台上的那台缝纫机已陪伴她37年。“当时各种物质产品都很缺乏,从自行车、缝纫机这些大件,到猪肉、面粉、鱼这些副食品,甚至连一个饭盒都得凭票购买。”张君家附近有个市场,有次张君排队买肉,交过钱走出不远,售货员匆匆赶上来,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大姐,听说你家有台缝纫机,能不能帮给孩子做件衣服?”张君爽快地答应了。几天后,衣服做好了,售货员偷偷多卖了两斤五花肉给她。

张君家有台缝纫机的消息传开后,卖鱼的、卖猪头肉的都找她,家里想吃什么拿着钱就能去买。“我也没想到这台缝纫机,还能意外地带来这么大的油水。”如今每次聊起这些事,张君在全家人面前仍然很有面子。

十余商户助“鹰轮”起飞

李长林是青岛缝纫机厂老职工,现在是青岛电脑刺绣机总厂党委书记。李长林告诉记者,1937年2月6日,张故昆在广州路21号创办“利康商行”,这是青岛第一家与缝纫机行业有关的公司,从事缝纫机修理和经营销售零配件。

解放初期青岛已有了顺德、泰丰、永生福等13家修理、经销、加工缝纫机零部件的单位。1952年6月24日,青岛工商局批准私私合营,其中的十家单位联合创办了青岛联华缝纫机器制造厂。第二年年初,“鹰轮”商标也第一次在青岛缝纫机历史上出现。

李长林说,企业刚创办时,仿制德国利康缝纫机公司的JA1-1型缝纫机是“鹰轮”早期的主打品牌。“JA1-1”型缝纫机除了能做一般衣物的缝纫外,换上绣花板等部分零件,还能绣花、卷边,加上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因此市场的销售情况很好。

起初公司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直到1953年下半年,公司增加新设备,能独立生产重要零部件了,才迎来“鹰轮”的春天。

外地工厂来青岛学技术

李长林回忆,1956年9月,根据青岛市重工业局规划,“联华”与“福盛义铁工厂” 、“正大东记铁厂” 、“新太木器厂”合伙成立“公私合营青岛联华缝纫机厂”。“联华”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当年底能生产各种零部件50多种,1957年生产出了6746台缝纫机。

度过几年的创业期后,“鹰轮”牌子越叫越响,逐渐开始定型专产曾经名噪一时的“JA1-1型家用缝纫机”。老工人宋师傅说,当年他在铸造车间,车间里几十摄氏度高温,女人干不了,男爷们都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在车间里忙活。滚烫的铁水,两个人抬起就走,车间里四处飘着黑色铁渣。

1963年,时任厂长杨进明带着技术骨干到外地工厂取经。回来后,大家开始试验, “联华”最出名的技术要算自主研究和制造的箱式红外线反射干燥电炉。与老式煤火炉相比,新电炉缩短了烘烤时间,无灰尘,便于控制温度,对提高机头烤漆质量和降低成本起了重要作用。“这套设备当时在全国数一数二,很快引起了其他城市缝纫机厂的注意,原来是咱向人家学习,后来成了人家到咱厂取经。”宋师傅说。

“鹰轮牌”缝纫机抢疯了

“联华”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卓文学说,从1954年一季度开始,所有产品由百货公司包销,争购缝纫机的老百姓经常在百货公司门前排队挨号。市工商局决定采取登记购买的办法,结果一个月时间,用户登记就多达2000户。“当时厂里没有营销权,负责销售的百货公司通过商业局统一发票,等分到各个厂子里,估计就没几张了。”卓文学说。

67岁的曲玉珍家里,一台“工农牌”缝纫机的商标依然崭新。老人回忆说,文革期间,“鹰轮牌”曾更名为“工农牌”。“1972年,我每月工资38.61元,丈夫收入也差不多,而一台缝纫机售价100多元。”在公婆和父母“入股”后,曲玉珍才凑够了钱,可买缝纫机必须凭票,曲玉珍起初找了好多人,都没搞到“指标”。就在曲玉珍沮丧时,工厂行政处领导告诉她,自己有个亲戚在五莲县城工作,能帮忙想办法,但要自己承担运费。曲玉珍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缝纫机运到小港码头时,丈夫和几名同事赶到码头,把缝纫机拉回了家。缝纫机抬进曲玉珍家那天,左邻右舍都跑来看,摸摸机头、转转小轮……

进入上世纪70年代,缝纫机、自行车和手表成了百姓生活的“三大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求,扩大“三大件”的生产。“三大件”会战进程中,“鹰轮”产量激增,1977年企业提前一个月完成了15万台的生产计划。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制造 中国骄傲 品牌之都 百年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