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啤地产2011红色记忆之旅”抵达赤水
红军长征经过茅台镇,缺医少药的红军战士用茅台酒消毒疗伤。如今在茅台酒厂博物馆内的红军雕塑再现了当年的场景。邢志峰摄 在川贵交界处,有一条蜿蜒向北的长河,岸边的居民世世代代靠这条大河生存,这便是赤水河。美丽的赤水河不仅酿出了传世佳酿茅台酒,也酿造出一段红色的传奇故事。 赤水河边的茅台渡口,76年前红军在这里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强行渡过河口,摆脱了敌军的追捕,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转颓势为胜势。如今茅台渡口的水势已不像当初那样湍急,只是矗立在渡口的四渡赤水纪念塔依然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在离渡口不远处,有一个沿着赤水河分布的小镇,时刻散发的酒香以及镇口处刻有“国酒茅台”的红色门楼,提醒我们这里便是国酒之乡——茅台镇。5月16日离开革命转折地遵义,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徐建宏,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涛与参加“2011青啤地产红色记忆之旅”的车友们来到这里。 占地330万平方米的茅台酒厂是这片土地的“老大”,“国酒”茅台就全部在这家工厂里酿造。走进茅台酒厂博物馆,一座座的革命雕塑,一张张革命领导人的老旧照片,告诉我们这里与红色有着抹不开的关系。“在那个中国革命的困难期,茅台也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援着革命,这座雕塑便可以说明一些事情。”指着酒厂内的一座雕塑,酒厂博物馆解说员说道,红军强渡赤水河时物资极其缺乏,不仅弹药补给跟不上,更重要的是很多战士受了伤没有药医治,只能忍受伤口溃烂带来的折磨直至死去,这时茅台镇当地的居民就将茅台酒送给红军用于清洗伤口,挽救了红军战士的生命,支援了红军长征。在酒厂博物馆现代馆内,展示柜不仅展示着世代传承的茅台佳酿,也讲述着国酒之父——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与茅台酒的亲密关系。讲解员告诉大家,1949年周恩来总理将茅台定为国宴用酒,“国酒茅台”也是从那个时候传开的,周总理曾说日内瓦国际会议的成功离不开两台:一是我国的第一部彩色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另一“台”便是酒香浓郁的茅台酒。据酒厂负责人介绍,茅台酒的酿造需要经过两次发酵、七次取酒、八次蒸煮、九次蒸馏,历时整一年,而生产出来的新酒需存放3年才能和老酒进行勾兑,还要再存放一年才能上市,市场上见到的每一瓶茅台酒都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酿成。不添加水和其它任何物质成为茅台酒的独特标签,就如那段没有经过修饰的军民情,随着茅台的酒香世代传承。 (本报记者韩军营) |
上一篇:四渡赤水出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