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由] 伴随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教育公平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手从宏观决策层面破解教育公平问题。而苏州“最豪华小学”、河南省孟津县学生十多年自带桌椅上学等新闻,以及“择校热”的持续高温,说明要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应广大人民的新期待,已经是当务之急。 [案据]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批批学子走出校门,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出现了不相匹配之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升温,教育资源的有限和不适应,让其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放大。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相继公布,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十大试点任务的第二号任务,凸显了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迫切需求和政府的决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的当天,一则“清华自主招生通过初审学生七成来自大中城市”的新闻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敲响了警钟。事实证明,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社会下层民众基本失去了改变命运晋身社会中、上层的可能。高等教育已经变成了一个开价不菲的收费教育,中小学教育由于择校费的存在,也在事实上变成了收费教育。在中国贫富差距很大的背景下,这就必然会使大批社会下层的子女,尤其农民的子女,丧失进入教育通道的可能,“清华自主招生通过初审学生七成来自大中城市”就证明了这一点。去年11月,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厦门坦言,自主招生对农村学生不公平。杨玉良问,偏远农村学生有多少机会?有多少人能获得自主招生信息?有多少人能有钱长途跋涉到学校参加考试? 同样,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存在差距,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由此产生了择校,伴随产生的是择校乱收费。归根到底,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择校乱收费。在择校风气盛行之下,南京一些学校的择校费数额不断刷新。稍有名气的小学标价1.5万,更热门点的小学还得有关系才能交进去,一些学校还会暗示家长捐献电脑等办公办学器材,进行变相收费。小学收费高,中学收费更不菲,甚至有热门中学收取每人10万元的择校费。 在上海市的一份调查中表明,受访者在2011年可能增加的家庭支出中,教育培训被列为第一,达到23.8%。在调查2011年对教育问题的期待时,受访者对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位列第一。受访者认为,教育资源的均衡是教育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择校费、学区房等一些社会现象,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其次是规范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 [方案] 教育公平是起点公平,也是机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就是保障人人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真正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科学规划和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办学资源,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向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 1、强化义务教育的政府行为。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跟上家长对优质资源的需求,尤其是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 在统一教师工资标准后,必须要坚定地推进教师轮岗,坚定地去均衡各校之间的软硬件配置,抹平校际差别,彻底消除“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等行为。 2、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教育工作。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困难家庭子女平等受教育问题,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让所有孩子都能充分享受公平教育的阳光雨露,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3、推进教育改革,“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强化政府责任与引进市场机制的关系,积极扶持民办教育,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4、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合资合作办学、互相开放课程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参与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