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 正文

崂山区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纪实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10 15:23:17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虽是冬日时节,这里却洋溢着春天的温暖。

  装修像商场、管理像超市、结算能刷卡……这是12月4日,笔者在青岛市崂山区“欢乐大家庭农鲜生活广场”看到的一幕。

  农鲜生活广场是崂山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真实写照。

  民生问题是关系党的宗旨的大事,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崂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崂山本土优势,科学谋划,务实高效,打造宜居、宜业

、宜游、宜乐的生活品质之城,带着感情抓好民生,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一幅“创新、活力、品质”之城的宏伟蓝图正在崂山变成现实。

  创新之城:城市化进程助推崂山华丽转身

  12月3日,沙子口街道西麦窑社区居民朱秋菊正在装修着自己家的 “家庭旅馆”,两层小楼、8个房间,种植着各色花木的小院把这个农家旅馆装扮得静谧宜人,成为城里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冬日的崂山,一派繁忙景象。在西麦窑社区,像朱秋菊这样经营“山海人家”家庭旅馆的居民达到102户,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并成为20余家旅行社的定点食宿点。去年年底,他们中的60家升为星级家庭旅馆,并获得2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励。

  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崂山区委、区政府将现代城市发展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空间,发展的成果不仅惠及更多的城乡居民,城市的价值和综合竞争力也得以不断提升。

  自1994年青岛市实行新的区划,到如今短短的16年间,崂山区由“工厂+住宅”的创业区,经过不懈的创新发展,如今的崂山已经转变为产业布局合理,生活服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新区。不要说外地人,就是“老青岛”如今有多少人还能分辨出崂山区与市南、市北的界线?

  作为青岛东部的创新创业之城,崂山的人居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一个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的新城区正无缝隙地融入都市生活圈;城区发展正在由量态扩张向质态提升转型、由城郊型向枢纽城区型转变;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完善,集聚服务效能较好,综合承载能力较高的现代新兴城区正在大青岛的东部崛起。

  在城市化进程中,崂山人以更加挑剔的目光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他们敢于求新、出新、创新,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承载力。今年,区委区政府组织开展了“规划年”活动,实施了崂山总体规划、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编制,完成了崂山分区规划、14类专项规划、19项重要片区控制性规划和12项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目前城区规划面积达到77.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了100%。随着各项规划修编的逐步完成,崂山区现代化城市格局初步显现。

  从空中俯瞰青岛的东部,在东海路及沿海一线,旅游、餐饮服务业项目依托山海资源优势蓬勃发展,雕塑园、极地海洋世界、石老人海水浴场、沿海景观带、崂山风景区等景点,像一个个璀璨耀眼的明珠吸引着八方宾朋,每年接待游客均超过300万人次,为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在株洲路及张村河一线,青岛崂山科技城正在拔地而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通讯产业园等项目正在筹建,华仁药业等67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建成投产,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在滨海公路一线高校密集,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发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广聚天下人才,一批批优质的科研成果在崂山落地生根,科技项目结出累累硕果;在深圳路及海尔路一线,崂山区规划了金融商务区,中信万通证券总部,以及汇丰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956家企业总部和39家知名的金融类项目入驻,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城区配套体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四条线一起在地图上拼成了两纵两横的“开”字形发展脉络,像一条条金色的玉带,镶嵌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勾勒出崂山区作为青岛东部现代化新城区的实体经济分布图。在青山绿水之间面朝蔚蓝色的大海,展翅飞翔。

  崂山区在定向布局发展得到优化的同时,这几年来一直把旧村改造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以旧村改造“拆建分离”全市试点为抓手,大手笔展开了旧村改造。目前,全区有13个社区基本完成了旧村改造,面积280多万平方米。

  今年,崂山区旧村改造首次纳入市 “两改”项目,确定为“拆建分离”模式的全市试点。为加快推进旧村改造,崂山区拟定了《关于推行“拆建分离”模式加快村庄改造的实施意见》。目前,中韩片区改造已按照“拆建分离”的模式有序推进。崂山将按照省、市村庄改造三年计划总要求,重点加快具备改造条件社区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旧村改造稳妥、有序进行。

  活力之城:文明新风提升崂山“精气神”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必定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文明的精神、文化家园。

  中韩街道的午山社区有一对长期在杭州工作的老夫妇前不久回来探亲,刚踏上321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身边立即就有年轻人热情地让座。老人们高兴地说:“青岛变了,崂山也变了。崂山不仅变高、变绿、变美了,人也变得彬彬有礼了! ”

  这对夫妇的一番赞语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正在走向文明的崂山人的精神风貌。 “崂山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完善、人口大量集聚等有形的变化过程,更是广大市民摆脱陈规陋习,转变和更新生产和生活方式,走向文明的无形变化的过程。 ”一位在崂山工作多年的外地人深有体会地说。

  崂山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文明交通排队乘车”试点工作,建立完善了创建文明城市“五大工作保障机制”,在全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崂山区位居前列。在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社区、军警民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崂山区荣获“山东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称号。在过去的岁月中,有太多的模范人物把道德变成了一种力量,激励、温暖着崂山,成为崂山人民内心里最真实最感动的篇章。崂山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不仅涌现出了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7年首届“全国道德模范”魏青刚,“中华慈善人物”、“感动山东十大人物”王明殿和2010年度青岛十大“微尘公益之星”王奎海等知名人物,更是催生出了像张瑞英、杨秀花、刘美兰等等一朵朵绚丽多姿、香气馥郁的“文明之花”,他们是崂山区的“道德模范”。在他们的身上,人们能更直接的感受到崂山人的大爱。他们就像一支又一支火把,点亮了自己、温暖着崂山3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崂山的精神家园不断注入清澈的淙淙泉水,也推动更多的崂山人从善如流:老人长年患病,儿女竞相照料;家中意外失火,邻居舍身相救;儿童不慎落水,路人迎难而上;顾客巨额财物不慎遗忘,出租司机主动送还;他乡人落难崂山,热心群众鼎力相助……这些生活在身边的普通人用真情和行动诠释了人性的美好,演绎了道德的高尚,点亮了一盏盏“心灵之灯”,闪耀在崂山的秀丽山川。

  既要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更要关爱弱势群体,这是一座文明城市的根和魂。崂山在这方面也走在了前面。崂山区筹建了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安养托养中心和特教中心为一体的综合保障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实施并完成了残疾人安居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优抚城乡一体化,在全市率先免征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为全区800余名低保、五保老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城市的真正魅力在于 “精”、“气”、“神”。城市管理和建设同步,崂山着力加强城市新社区管理,在完善19个城市新社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投入3200万元集中解决了城市社区办公用房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社区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崂山初步构建了城乡一体的管理体系,城市环境更清洁、秩序更优良,城市品牌效应更优化。古老文明赋予崂山厚重的文化底蕴,现代文明则使崂山充溢着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品质之城:宜居宜业绽放崂山繁华景象

  初冬时节,走进崂山扑入眼帘的是一派现代化城市的气息。崂山区以金融商务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雏形初现。崂山启动了金融商务区建设,规划了1.9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和周边20平方公里的辐射区,超前做好以啤酒城为中心的地下交通体系设计,初步规划地下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地下停车位3.8万个。目前,已引进青岛“一办三局”、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山东分公司、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等一批金融区域总部和金融监管机构落户崂山,金融业态日益丰富,崂山区被确定为全省重点培育服务业城区。随着服务设施的日渐完善,金融商务区将集中金融机构总部50家、金融中介服务机构200家以上。

  楼宇总部经济风生水起,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崂山累计建成商务楼宇23座,投入使用总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注册企业发展到958家。以服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贸易产业发展迅猛,成功创建首批“山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服务外包企业达到31家,合同额达到1.3亿美元,业务总量占全市的80%以上,位居全市第一位。日前,山东省商务厅通报了今年前三季度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绩效评价结果,崂山区得分在全省19个示范基地中名列榜首。

  城市功能不断增强,高端服务业项目展露繁华。近年来,崂山区累计投入70多亿元,完善道路、供热、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实施滨海公路、滨仰公路、李宅路、贾汉路、辽阳东路延伸段等骨干道路建设,完成了滨海公路崂山段、李宅路、辽阳东路延伸段亮化工程,开展了商务一、二、三区道路配套,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村通”柏油路工程,建成了辽阳东路、李沙路、仰口等3处公交停车场,新开通了公交线路16条,青岛汽车东站建成投入运营。区内共有过境、延伸及区内公交线路56条,运营车辆1184部,基本上满足了群众出行的需求。

  通过实施东亿供热二期工程,全区集中供热面积增加到748万平方米,其中居民集中供热面积645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热化率达到64.6%。森林覆盖率已达59.91%,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9平方米 。通过实施高科热力、东亿热电、汉河热电等重点企业的锅炉脱硫改造,2010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9%。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人口覆盖率均达到了100%,城乡居民行走不超过15分钟就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求医问药,崂山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此外,崂山还对中心轴线广场进行了规划建设,并在全省首次以挂牌方式出让地下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地下综合商业设施。目前,总面积8万平方米的丽达购物广场、乐天玛特超市、青岛皮草城相继投入运营。11月26日 ,继青岛大剧院开张之后,位于丽达购物中心北侧的华诚国际影城正式开门纳客。这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旗下的首家影城,也是崂山区首家正式运营的影城,从而结束了崂山无影城的历史。至此,作为青岛东部新城区的崂山已集聚了青岛大剧院、国信体育中心、青岛博物馆、青岛国际啤酒城、雕塑艺术馆、国际会展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体育馆、青岛大学体育馆及音乐厅等十余处大型文体设施,各类高水平演出、赛事等随之纷至沓来。到东部去,已成为许多青岛人文化休闲活动的重要指向。此外,青岛文化的又一新坐标——中国电影交易中心已确定落户崂山。总投资18亿元的中国电影交易中心建成使用后,中国国际电影交易会、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等国家级电影节庆活动也将永久落户崂山。每年将有50余场国产电影首映式在这里举办,成为国家级的电影及其衍生品集聚地。

  崂山还将结合永新国际广场、上海证大大拇指商业广场、利群崂山购物广场等一批高端大型商业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中心轴线广场、海尔路南端和辽阳东路“三个商圈”,尽快形成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规模,把崂山打造成为青岛新的商业中心。

  崂山下一步要做的是全力推进资本高地、研发设计高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三大战略高地”建设,做大做强42平方公里的青岛崂山科技城、20平方公里的青岛崂山金融商务区和占地2000亩的生物、通讯特色科技园区等战略载体,集中精力打造青岛滨海公路高科技创新创业黄金走廓,加快实现年税收收入由100亿元到200亿元的新跨越,努力把崂山建设成为资本活力之城、科技创新之城和生活品质之城。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崂山正变得一天比一天年轻,一天比一天更漂亮!崂山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刘志锋 孙景军)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早报:黄金周 崂山风景区接待游客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