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如何,群众健康指标是最有力的例证。2009年,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99岁,婴儿死亡率从 “十五”期间的5.63‰下降到3.48‰,孕产妇死亡率从“十五”期间的13.75∕10万下降到9.09∕10万。三项指标均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安排卫生事业资金63亿元,是“十五”的3倍多,特别是医疗保障和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增长显著,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从 “十五”末的30元提高到了161.53元,住院补偿比例从“十五”末的30%提高到47%,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得到缓解。 看病贵看病难悄然改变 去年4月开始,“新医改”逐渐成为流行于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深受看病就医问题困扰的广大群众,对此次医改寄予了极大的期盼。时至今日,“新医改”已起航一年有余,随着医改五项任务的稳步推进,我们欣喜地发现,“看病贵、看病难”正在悄然改变。 走进中山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昔日的拥挤和破旧。在精心装饰的输液室内,十几位居民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输液。过去,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大医院吃不了,小医院吃不饱”,导致“看病难”问题突出。如今,依靠软硬件的提升,基层卫生机构已能够吸引并留住患者的心。 “现在有病不像以前那样发愁了!”近日,在即墨市灵山镇卫生院,家住王疃村的王心芳感慨地说。王心芳今年75岁了,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在卫生院住了10天,床位费加上医药费总共花了2400元,新农合报销以后,自己只拿了900多元。 缓解“看病贵”,一是靠新农合及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为群众“增保”。截至今年10月底,新农合已为189.14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50055.87万元,补偿万元以上的有20639人次;二是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群众“减负”。今年3月15日起,196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门急诊次均药费下降30%左右,群众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 这种改变,从数据上看,也许更为直观: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320.7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494.9万人,参合率达到99.9%。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了120元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人均纯收入的6倍。 ——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基本药物目录药品总体价格水平比实施前平均降低了约35%,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12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1.7%。 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 “过去五年,青岛卫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个是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另一个是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机制完全建立。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投资40余亿元,用于市立医院东院区门诊病房综合楼、国医堂、市中心医院病房楼、市妇女儿童医院等重大卫生新建、扩建项目,还对97个镇卫生院、60个社区卫生机构、4000余个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标准化建设,使市、区、镇、村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破解“看病难”,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机制已经形成,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速,培训规范化住院医师4100人、卫生院骨干1100人次、乡村医生3.5万人次、社区卫生人员3500人次。 “新医改”的阳光还普照到了基层医务人员身上。 “我在卫生院当了10年院长,以前整天考虑怎么赚钱给职工发工资,现在工资由政府发,我们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即墨灵山镇卫生院院长刘振杰说。公共卫生对于将疾病预防控制关口前移,实现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有重要意义。2009年11月,我市启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建立规范化居民健康档案500万份,建档率达到58%。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完成2.97万人,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成手术2139例,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各完成12.4万余人,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完成3.4万户。 “十一五”期间,全市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防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12.17-117.65∕10万之间,手足口病无死亡病例发生,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得到有效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