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2009青岛人均消费支出1.6万 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1
青岛新闻网 2010-12-06 07:39:56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一架从韩国方向飞来的班机稳稳降落流亭机场,空姐王虹送走机上客人后,提着自己的小旅行袋轻松地走出机场。回想五六年前,拖箱子、拎袋子,王虹和她飞国际航班的同事们总是从国外带回一堆吃的、用的。“每次飞韩国、新加坡,十几盒点心绝对少不了,还有化妆品。”王虹印象中,国外的零食、化妆品曾是亲戚朋友的最爱,因为那会儿这些商品在青岛还属于“稀缺资

源”。但近几年来,随着国外名牌化妆品在青相继落户设专柜,洋食品在青岛遍地开花,求代购的几乎绝迹。“除了差价,国外有的商品基本在国内都能找到了。”王虹这样说。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渐上涨,预计今年将达到1860亿元,人均年消费超过16000元。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手里的钱厚了,日常可消费的商品种类多了、质量高了,用时下的流行语概括就是:消费已有了“国际范儿”。

    消费数字

    1860亿元零售总额:“十一五”期间,我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幅达到16%以上。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预计今年实现零售额1860亿元左右,是“十五”末的两倍多。

    8000处商业结构:我市连锁企业和门店由2006年的100户、5480余处,发展到2009年的120多户和8000多处。其中,沃尔玛等26家国际知名零售商和17家地区总部落户青岛,外资企业零售额比重由2005年的4.9%提高到6.6%。国际知名品牌拥有率居全国前列。

    776万平方米网点布局:市区基本形成以5大市级商业中心、5个商贸服务业集聚区、5大市场群(带)和9个区级商业中心为核心,35条商业街和106处大型商业网点为骨干,约13万处各类商业网点、185处商品市场为基础的商业网络服务体系。全市各类商业网点由2006年的22.4万处、总营业面积596万平方米,发展到2009年的33.1万处、总营业面积776万平方米,达到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

    16080元消费能力: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6080元,比2005年增长62.7%,居15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进口食品不再稀罕

    “我最早尝到进口食品是1995年,一个亲戚从菲律宾带回来的,那时感觉像‘开洋荤’,很新鲜;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卖进口食品的商店也越来越多,什么时候想吃,都能买得到。”在麦凯乐负一楼的超市里,顾客林女士指着货架上五花八门的进口食品说,超市十几个货架上满满的都是进口食品,挑起来真过瘾。

    记者走访岛城各大商圈发现,进口食品已成为所有超市的 “标配”,更有大批进口零食小店密集分布在街头巷尾。“以前家人出国带回块儿巧克力就美得不得了。现在,在我们超市里,来自十几个国家的上百款巧克力任你挑。”海信广场负一层超市邵经理指着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介绍说,超市汇集了全球20多个国家、上万种美食,占到超市商品总量的70%以上。近两年,售价不菲却主打健康牌的进口橄榄油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中。逢年过节,花生油礼盒也逐渐升级成为进口橄榄油礼盒。同时,单价不高的巧克力、休闲小食品等成为市场认知度较高的进口食品,而俄罗斯鱼子酱、法国鹅肝酱、日本生鱼片、慕尼黑啤酒、德国面包等进口商品也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

    小店也卖起洋食品

    近日,记者随意走进台东一家零食店看到,不到30平方米的店铺里摆满了各种来自韩国、日本、欧美等国的休闲小食品。店主告诉记者,进口零食店也是最近两年在青岛兴起的,之前多数市民感觉进口食品“高不可攀”,一般有这方面消费兴趣和消费实力的市民会在超市买点“尝鲜”,但现在不同了,市民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多花点钱在吃的方面已成为常态。

    进口食品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岛城商家干脆办起了外国食品节。日本美食节、美国食品节、进口水果节……在这些“节日”期间,商家不仅把原本摆在货架上的进口食品拿到花车上集中进行促销,还会购进大量当地的生鲜水果、现场制作当地风格美食,全方位展示异国风情。

    奢侈品牌争相进青

    爱 马 仕 、PRADA、TOD’S、Tiffany、范思哲……以前只能在时尚杂志上现身的国际一线品牌,如今早已落户岛城时尚百货店。2006年,引进国际大品牌最多最全的中国春天百货集团收购了山东路9号的巴黎春天广场,将全球最昂贵的VERTU手机、巴黎Cartier等奢侈品牌引入青岛。2008年,距离奥帆中心300米处,被誉为“亚洲最漂亮的百货店”的海信广场高调亮相,聚集了包括LV、Hermès、Prada、Cartier、Gucci、BURBERRY、AR-MANI、VERSACE等世界著名品牌,囊括男女高级时装、化妆品、鞋包配饰等众多品类,独有品牌200余个,世界级品牌的比例达到了品牌总量的80%。加上此前就已入住香港中路核心地段的阳光百货,荟萃国际一线、二线服饰品牌的“金三角”正式确立。

    市民穿上“国际风格”

    “2006年之后,是岛城消费者迅速认知并接受国际流行服饰以及国际一线品牌的高速发展期。”青岛巴黎春天广场总经理林黎勇表示,这段时间流行趋势变化非常快,甚至在看了一场韩剧之后,你都会突然穿上一条肥大而又“漏洞百出”的牛仔裤,走在街上,感觉自己像是时尚代言人;这个世界就是变化快,在网上与大洋彼岸同步看美国电视连续剧,跟女主角穿同一品牌的外套和鞋子,逛同一个品牌的商店,惟一不同的是,相隔三千多公里的距离。这一时期,中国零售业界出现一个共识: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发展,使中国零售商用了10年时间,在某些方面走完了国外先进国家100年所走的道路。而互联网、时尚传媒的快速崛起,让中国消费市场开始真正与国际接轨。不仅是商业模式,更显而易见的,是人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

    张女士是国际品牌的粉丝,LV、Pra-da的皮包、服装都有哪些新款上市的信息,她掌握得相当到位。张女士坦言,除非特别款式、限量发行的奢侈品在国内比较少见外,其他主流款在国内购买都很方便,“青岛的‘三大百货店’大牌云集,国际知名又未进入的几乎没有。”

    家电跨入“同步发行”

    近几年,“全球同步上市”几乎成了众多家电产品、数码产品进军国内市场的“筹码”。“彩电是‘全球同步上市’的重点产品。”青岛苏宁电器市场部经理董桂峰表示,由于中国的消费市场广阔、消费能力增长迅速,松下、索尼、三星、夏普等家电业的一线品牌均把新品在中国上市的时间与全球几个重点销售国家和地区一致化,个别新品还在国内市场“首发”。青岛五星电器市场部经理李明说,家电消费与世界同步化之后,产品的更新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之前3年更新一代,现在是1年一代,“去年初,LCD电视还是绝对主流,到了年底LED的风头已经盖过它了。”数码产品则成了名副其实的消费品。“手机6个月更新一次。”苏宁董桂峰说,像全球瞩目的苹果手机也是在国内同步上市,“而且上市当天就被抢断货。”

    进口车开进百姓家

    曾经被看作是 “奢侈品”的小汽车,如今已轻松开进百姓家中,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不断吸引着国际汽车品牌商的入驻、建厂,很多车型甚至把中国作为全球首发地。6年前入行的王鑫依稀记得,当时青岛的车市还是“老三样”的天下,整个别克车行仅有三四款车型,因为还是二级代理商经销进口车,所以进口车少得可怜、价格高得离谱。不过一晃6年过去,新车型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仅别克4S店里就有近10款车型,其中,君越、英朗等热销车型都是选在中国首发上市。王鑫说,现在进口车的销售权也直接放到了4S店,市民购买可以更放心,维修也更到位。

    各种家居等用品消费也跨入与世界同步行列。在巴黎春天广场,记者看到,厨房用品、卫浴系列、家纺床用、居家摆设等从国外进口的居家生活用品不在少数。市民张盛直言,“以前家里有亲戚出国,就巴望着能带点‘洋货’回来,可现在,汽车、家电、服饰、名表、珠宝以及家居用品,不是直接进口,就是在国内设厂生产,不比国货‘金贵’多少了。”(王婷)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理财进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