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新闻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十一五”青岛实现品牌经济到品牌城市跨越

来源:青岛新闻网数字报 2010-11-12 10:53:52

  这是一个品牌制胜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品牌早就被公认为打造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认识到品牌的力量,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名牌带动、品牌兴市”战略,从培育壮大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再到发展品牌产业和品牌经济,青岛在品牌之路上一路前行,并在“十一五”期间成功实现了从品牌经济到品牌城市的跨越,成为国内知名的 “品牌之都”。

  根据市经信委提供的数字,目前我市已拥有中国名牌68个、中国驰名商标62件、山东名牌272个、青岛名牌401个,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19%、436%、150%和112%。“国字号”品牌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名牌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70户,品牌经济的规模占到全市工业经济的50%以上。

  品牌经济集群化发展

  市经信委副主任宋继宽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市遵循“以牌扩业、以牌聚群、以牌成链”的发展思路,快速扩张优势品牌,重点培育新兴品牌,使我市品牌经济实现集群化发展。

  为使优势品牌更上一层楼,我市近年来加快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步伐,支持名牌企业对国内外关联度较大的企业进行改组、联合、兼并,扩大品牌影响力,一批名牌大企业纷纷走出青岛、走向国际,企业规模和实力快速扩张。目前,全市年产值过50亿元的自主品牌工业企业达到21个,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骨干力量。

  新兴品牌异军突起,使我市品牌经济五年来亮点频现,高校软控、赛轮、金王、北船、青特等一批品牌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全市品牌经济发展壮大的新兴力量。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市品牌企业不仅没被冲垮,还依托自身优势收购国外知名品牌、研发中心和销售渠道。例如,绮丽集团成功收购德国PAMPOLINA品牌,彻底改变了没有自主品牌、OEM业务占主导的代工模式。

  “十一五”期间,我市以品牌为载体,着力引进关键零部件和高水平配套产品,丰富品牌产业链,在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工等领域形成了品牌产业集群,进而吸引了更多知名品牌落户青岛,使庞巴迪、松下、三洋、LG、朗讯、可口可乐、雀巢等大批国际知名品牌纷至沓来,(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大大提升了青岛工业的国际影响力。

  向国际品牌城市迈进

  毫无疑问,创新能力是品牌的内核。 “十一五”期间,我市率先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实现由营销型品牌向技术型品牌跨越”的品牌发展战略,在品牌企业中积极推行以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战略,以此强化自主创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家;青岛本市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600项。

  创新能力的增强,使我市企业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世界著名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的数据显示,海尔目前在世界白色家电品牌中排名第一,是中国大陆白色家电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品牌;南车青岛四方车辆股份公司成为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青啤的品牌价值由2007年的258亿元提高到366亿元,正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

  宋继宽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市沿着“从工业品牌到服务品牌,再到政务品牌,然后到城市品牌”的扩展路线,使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等农产品品牌叫响全国,海滨小金、情满旅途等服务品牌深得人心,家电博览会、啤酒节、海洋节、时装周等会展节庆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知名度,使青岛的城市品牌形象不断提升,获得了巨大的溢价增值,拥有了从中国品牌之都向国际品牌城市迈进的底气。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十一五”期间我市注重改善民生和重点项目
下一篇:“十一五”成为全市服务经济发展最快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