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美誉的蚕丝被成为不少市民选购的热门商品。上周三,央视《消费主张》节目曝光蚕丝被四大猫腻,使用“下脚料”甚至化纤来填充蚕丝被,每晚用其盖着入睡时,慢慢吸入有害物,威胁到市民健康和安全。记者探访发现,岛城蚕丝被里“山寨货”有不少,部分产品蚕丝含量为零,或者只有25%左右,根本不符合国家刚颁布的行业新标准。
掺点蚕丝就敢称“蚕丝被”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岛城部分商场、超市和批发市场发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蚕丝被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柞蚕丝被,一种是桑蚕丝被,还有一种是混合蚕丝被。记者看到,在这些蚕丝被的填充物标注栏上,蚕丝含量从10%到100%不等,价格也根据蚕丝含量高低不同。但都有个共同点:只要含有一点蚕丝都自称“蚕丝被”。
据了解,2010年2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蚕丝被行业标准》要求,蚕丝被填充物中的蚕丝含量必须不低于50%,低于50%的被类产品不能称为蚕丝被;如果是用纯蚕丝做成的蚕丝被,应标注100%桑蚕丝或柞蚕丝,而不是标注“100%蚕丝”。
少数产品一根蚕丝也不含
在中山路一商场内,家纺用品专区所有蚕丝被都标注了“100%桑蚕丝”或“100%柞蚕丝”,并有明确等级标志。该商场内,一条2公斤重、蚕丝含量标注为“100%桑蚕丝”的蚕丝被售价为2400多元,打折后也在700元左右。记者看到,标注填充物为“100%桑蚕丝”的2公斤左右的被子,价格也从3000多元到上万元不等。一名销售人员随手拿起一条蚕丝被,拉出里面蚕丝供记者检查。 “100多元的被子,里面一根蚕丝也没有,全部是人造纤维。”销售员直言不讳地说,其实蚕丝被的标准很多,但市民都不了解,所以只要含有哪怕10%的蚕丝也都号称“蚕丝被”,其实都是“山寨货”。
“市场卖的蚕丝被都不是真的蚕丝被,基本都是山寨货,讲讲价,一般300元就能拿下,”即墨路市场内一名商贩告诉记者,顾客大都只注意蚕丝含量,但对蚕丝种类等没有任何概念。
蚕丝被里暗藏四大猫腻
日前,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播出了《你家的蚕丝被里是蚕丝吗? 》,将矛头直接指向桐乡蚕丝被。有些生产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竟用“下脚料”甚至化纤来填充蚕丝被。问题蚕丝被主要有四大猫腻:长丝包短丝;柞蚕丝标称蚕丝,概念模糊;化纤填充蚕丝被;多种多样的柞蚕丝。提醒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消费主张》表示,太便宜的所谓“蚕丝被”,其实是掺了廉价化纤或人造纤维,含有甲醛、芳香烃等有害健康的物质。市民选购蚕丝被时,先看产品标识,要选标识写明“100%桑蚕丝”或“100%柞蚕丝”的蚕丝被,若笼统表示“100%蚕丝”,则可能是假冒的。蚕丝被质量问题遭曝光后,网民议论纷纷,大家都表示要去看看自家或者亲戚家的蚕丝被里到底是不是真的蚕丝。“蚕丝被价格奇高,没有想到问题却是如此严重。 ”市民张女士无奈地说。
品牌蚕丝被成本最低千元
在中山路一大型商场内,某品牌蚕丝被专卖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蚕丝被”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主要是蚕丝的价格太贵导致。 “比方说特级蚕丝,每公斤成本价为500元到800元之间,厂家加工一条2公斤的蚕丝被,即使不算面料价格,成本至少也在1000元以上,而纤维则便宜得多。 ”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价格只是成本价,还没有将商品的附加值加在里面,比如厂家利润、运输费用、广告费、精包装、商场的租金、员工的工资以及终端卖家的利润等等。“成本加上商品的附加值,品牌蚕丝被的价格最低也在2300元左右。”(记者 钟秋)
相关链接 火烧后闻气味辨认真假蚕丝
市民该如何挑选蚕丝被?市质监局工作人员建议,有一种燃烧法,蚕丝燃烧时不具备延燃性,与火焰分离时即停止燃烧,燃烧时有头发烧焦的味道,用手捻后即成为粉末。而如果是化学纤维,燃烧时,与火焰分开后还会继续隐燃,冒出黑烟,而且烧过后,会留下像燃烧塑料一样的胶状物,不可捻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