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营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乘势而上,修建万吨海港,优化投资环境,将在“30至40年后,腾空出一个新东营”。 风电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图为东营生产风机部件的工厂。 总控室里,工作人员正在监控风机的运转情况。
路边的风机成为独特的风景。 大众网11月19日讯 如今,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等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营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乘势而上,修建万吨海港,优化投资环境,将在“30至40年后,腾空出一个新东营”, 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连杰如是说。 万吨港口结束“有海无航”历史 作为国内最后一个尚未大规模开发的三角洲黄三角的中心城市,“为什么一直没有开发起来?”11月14日,东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连杰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分析道:一是黄河尾闾常常改道,致使沿海地区规划困难,二是东营“有海无港,有港无航”。尤其是没有海港,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他眼里,港口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大与空运”。 痛定思痛,东营人决心修建万吨以上的港口,先后投资近15个亿,建成东营港2个3万吨级杂货码头以及7020米引桥工程,彻底结束东营“有海无航”的历史,借此打开蓝色经济和黄三角经济发展的瓶颈。2个5万吨液体码头的初步设计业已完成,预计2011年投入运营,吞吐能力达到1500万吨。广利港也完成了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将在年内开工建设。 在东营港口发展蓝图上,再过10年,东营港将建成工业、物流、仓储配套的综合性、多功能大纲,吞吐能力达到亿吨。 曹连杰认为,东营港口不仅仅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能成为济南、淄博等地物流运输海运的枢纽。就在前不久,青岛海关前来调研后,称“东营港在未来很可能成为仅次于青岛港的省内第二大港”。 大交通才能带动大发展,除了建设万吨港口,东营人还积极构建陆空交通体系。陆地上,连接京津冀的荣乌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黄大铁路已开工建设,德龙烟铁路年内动工;空中,东营机场已完成跑道改造,正在建设新航站楼。建成之后,直飞韩国、日本、深圳的航班将大大提高外地企业来东营投资的兴趣。 随着港口的建设,陆空运输的支持,东营的临港产业也初具规模。中海油在东营计划投资400多亿元的一揽子计划先期项目已经开工,将建成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乙烯炼化项目。目前,东营港投产和在建项目达13个,计划投资100多亿元,这包括投资40多亿元的海科项目和投资16亿元的亚通石化项目。 种梧桐引凤凰 优化投资软环境 沿着东营东部沿海防潮大堤一路北行,沿途可以看到不少旋转的风机,给荒凉的滩涂增添了不少的生机。这些风机都是大唐山东东营风电公司的风力发电设备。 “一期工程安装33台机组,一台机组投资2000多万,共计投资6.6亿元,于今年9月底全部开始发电”,在大唐公司风电厂的总控室里,通过电脑系统实时监控风机运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期项目总共设计发电量为9597万千瓦时,每年节约3.3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胡锦涛总书记10月份视察东营时,也来看过这个项目。 大型风电项目的投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样落户在东营的中凯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正是生产塔筒、变压器、法兰等多种风电设备的,公司总经理杨永辉说,他们之所以落户在此,一方面是因为当地的大型风电项目建设,更重要的因为当地良好的投资环境。 为了优化投资软环境,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东营市委市政府可谓是费尽心思。记者从当地有名的企业方圆铜业副董事长杨占岭那里听到一个故事:1998年,杨占岭来东营注册公司填表办理手续时,一名工作人员当面问他性别,他当时就火了,这样不尊重商人的地方能成功么?当时他就萌生了退意。此事传到东营市政府一名高层那里,他当即登门找到了杨占岭,给其道歉并说要开除那名工作人员。这一下坚定了杨占岭在东营创业的信心。 “这才是尊商重商之道”,十多年后,杨占岭提起此事还颇为感激东营市政府的领导。今年,方圆铜业的预计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每年上交不少的税收,拉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杨占岭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为东营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企业家点名来东营考察投资。东营经济开发区在重大项目开辟了绿色东同和全程代办制度,成立全省第一家在发改委备案的私募产业投资基金,专门扶持资金不足而又想进入东营的高科技产业。 |
上一篇:威海:山东蓝色经济走向“深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