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限塑令执行两年走了样 白色污染泛滥(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6-03 06:19:34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昨天是自2008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限塑令”实施两周年,然而两年过去了,“限塑令”两年走了样。昨日,记者探访发现在超市里,“限塑令”的确终结了中国免费塑料袋的时代,但年轻人依然在向超市购买塑料袋;在农贸市场和菜市场,小贩们依然明目张胆地只用不可降解的劣质塑料袋;生产劣质塑料袋的小加工作坊依然运转……从塑料袋的使用者到购买者,从生产者再到监管者,似乎大家都习惯了这种见怪不怪、也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潜规则”。

    用塑料袋年轻人是主力

    老少对比“羞”了年轻人

    在台东一家超市内,记者清点了一下从收银台里结账出来的20组顾客,有8组顾客的年龄在40岁以上,12组顾客年龄从20岁到40岁。8组年龄偏大的顾客均使用了环保购物袋,而12组年轻顾客无一使用环保购物袋。“我出门购物就带着环保购物袋,用着都习惯了。让我花3毛钱买个塑料袋,我可舍不得。”58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同老人相比,年轻人显得满不在乎。“我上班包里总不能揣着个环保袋吧,再说家里倒垃圾还得需要塑料袋。”一名年轻男子说。

    一个月卖袋子数百万个

    在香港中路一家超市内,一名收银员告诉记者,她一天干8小时,平均卖出10000多个塑料袋,总共有50多个收银员,一天分两班,能卖100多万个,一个月就是300多万个。“一个月卖几百万个袋子很正常。”这名收银员告诉记者,一个塑料袋卖0.3元,成本不到0.1元,光塑料袋的收入就能给超市增加几十万元,一年就是几百万元。

    台东一家大型商场的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个月整个商场的塑料袋能卖出近千万个,这都是超市很正常的销售数据。

    超薄塑料袋免费送顾客

    上午11时,记者在水清沟一家农贸市场看到,从农贸市场走出来的市民几乎人人提着用超薄塑料袋装着的果蔬。记者在市场内走了一圈发现,所有摊位前都摆着各种颜色的超薄塑料袋。许多摊贩只要见到有顾客上前问价,就会主动递过一个塑料袋,让顾客自己往袋子里挑拣果蔬。海货摊的商贩比别的摊位更显 “大方”,称完秤都会在袋子外面再套上一个塑料袋,说“别蹭身上水”。记者留意到,年轻人进市场购物时,多数不拿任何袋子,倒是一些老年人习惯带着布制手提袋来买菜。但商贩即使见到自带布袋买菜的市民,也会送上免费塑料袋。

    在大连路农贸市场卖菜的王先生给一名顾客秤了一小块姜,也装在塑料袋里递了过去。王先生告诉记者,最初出台“限塑令”时,各部门查得严,他们确实把免费的超薄塑料袋收了起来,但随后查处就松了下来。“有一个摊位给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所有的摊位都得跟着给,不然就没法做生意了。”王先生说。

    违规塑料袋商贩藏着卖

    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利津路小商品批发市场暗访,市场正门左侧有一家店铺批发塑料袋,货架上摆放着不同颜色和规格的塑料袋。记者拿起一捆查看,“这些都是环保塑料袋,一捆50个卖6元。”见记者犹豫,摊主立刻从环保袋下面抽出一捆没有字的袋子。“这样的便宜,一捆50个只要一块五,才3分钱一个。”记者随后从货架下面找出五六种规格不同的超薄塑料袋,摊主解释说:“这是防备有人来检查,其实1角多钱一个的环保塑料袋卖得很少。”记者随后在市场其他摊点看到,几乎所有销售塑料袋的店铺都在外面摆着环保塑料袋,但只要询问“有没有便宜点的”,店主都会拿出超薄袋子。

    垃圾堆里塑料袋没见少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市环卫公司。“限塑令实施前后,塑料袋在数量上根本没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可降解的多了,不可降解的少了。我每天晚上到居民小区清理垃圾箱,垃圾堆里到处是塑料袋。虽然我没数过到底有多少个,但目测跟以前比没什么两样。”一名上夜班清理市区垃圾的工人说,塑料袋在市民生活里依旧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相关阅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上一篇:青岛工商解读新法规 网店实名不强制办理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