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2010河南行> 媒体聚焦 > 正文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发展的洛阳老工业基地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25 23:17:27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洛阳产业集聚区概况图。

    青岛新闻网5月25日讯 今天上午,“网上看河南”采风团走进洛阳,来自国内50余家网络媒体的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了洛阳市情说明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洛阳是新中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比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国家重点支持的城市。近年来,洛阳市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努力构建低碳排放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实现了科学持续发展。

    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洛阳市也面临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保稳定的多重压力。洛阳市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洛阳的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具体表现为工业资源型、基础型产业比重大,产品链条短,增值能力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较弱,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 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针对找到的症结,洛阳市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在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着力培育优势产业,注重发展新兴工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目前,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一拖大功率柴油机、北玻玻璃加工成套设备、中信重工大型干法水泥成套设备等一大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产品。有色金属加工产业中,铝工业达到100万吨电解铝、80万吨氧化铝、38万吨深加工的生产能力,形成了煤-电-氧化铝-电解铝-铝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硅及光伏产业则形成煤-电-硅-光伏电池的产业链,多晶硅年生产能力达到3200吨,硅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70兆瓦和110兆瓦。全国唯一的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也落户洛阳。

    为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洛阳市财政每年拿出1.2亿元作为产业优化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支撑产业升级工程很快结出一批批硕果:洛阳中硅高科公司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对棒多晶硅还原炉核心技术和24对棒大还原炉,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中信重工特大型新型干法水泥装备产业化、大型高质量采选煤装备国产化等开发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世界三大浮法技术诞生地之一的洛玻集团研制出了从0.5毫米电子玻璃到25毫米超厚玻璃全系列产品。

    在此过程中,洛阳市还狠抓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建设,积极推进工业生产向集约化、清洁化和减物质化方向发展。关闭非法矿山、矿点366个,小煤矿由215家整合为64家,取缔“五小”企业271家,淘汰167家企业落后生产线262条,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部投用。

    2008年,洛阳市被命名为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洛阳市充分利用本地的科技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晶体硅半导体材料及太阳能光电、新型功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超硬材料及制品产业。中硅公司在实现3000吨多晶硅产能基础上新上2000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世纪新源一期2300吨多晶硅及偃师、新安等一批多晶硅项目相继开工,将形成万吨多晶硅产能。阿特斯3000吨长晶、尚德240兆瓦、上海超日150兆瓦等太阳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很快将形成10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

    依托产业集聚区 构建重要经济增长极

    洛阳目前共有1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数量居河南省内首位,这成为老工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新载体。

    在孟津县白鹤镇西霞院水库旁的黄河南岸,总投资约53亿元的华阳孟津电厂一期2×600MW机组项目已初具雏形,冷却塔、脱硫烟囱高高矗立,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并网发电,成为镶嵌在黄河岸边的一颗电力明珠。

    以华阳孟津电厂开建为标志,白鹤镇规划了孟津县华阳产业集聚区。“作为孟津县首批唯一一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它的发展定位,就是培植孟津经济发展最强增长极!”集聚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必然引起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和孟津华阳产业集聚区一样,2008年11月,洛阳市还有16个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审核通过,数量居全省首位。此外,洛阳市还批准了5家市级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实现了所有县(市)区全覆盖。

    洛阳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2009年是洛阳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起步年、基础年。去年3月,各产业集聚区同时启动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划环评等四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上述规划审批工作已基本结束。

    去年4月,洛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应对金融危机的60条措施,将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统筹安排资金5000万元,抓紧启动一批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资金,对建设规模大、土地利用率高的建设项目以及标准化厂房建设成效突出的聚集区、县(市)区进行奖励。

    去年7月,洛阳市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除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项目外,所有新建企业、项目,只要符合规划的,都要进入产业集聚区。

    国土部门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将重点保障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区域环境容量指标也会优先支持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建设。而那些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水平项目和化学、造纸、制革等工业项目,则被拒之门外。

    同时,洛阳市还出台了具体扶持措施: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在产业集聚区设置派出机构;各产业集聚区设立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对进入省市重点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和项目,凡符合市级财政产业优化资金支持条件的,均可享受财政优先支持;鼓励没有条件建设产业集聚区的县区(乡镇)将引进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应缴纳的各种规费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

    在上述政策的引导下,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陆续落户洛阳市各产业集聚区,其中包括投资13.3亿元的一拖集团4万台重型柴油机和3.3万台大轮拖项目,投资11.37亿元的新洛轴工程,投资8.8亿元的新河柴工程,投资4.2亿元的中信重工特大选矿装备项目,投资76亿元的新电集团40万吨铝板带箔项目,投资35亿元的中航锂电产业基地项目,投资5亿元的725所风电叶片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等。

    据洛阳市统计局统计,2009年,全市17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7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190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258家;实现总收入2258亿元、利税198亿元。在洛的725所、613所、014中心、轴研科技、中色科技、黎明化工院等科研院所,也都在产业集聚区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

    据介绍,到2012年,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总收入将分别达到700亿元以上;新安县产业集聚区总收入将达到600亿元以上。

    洛阳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具有一流科技创新能力、现代产业集聚、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体区域,以及城市功能完善、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城区,使之成为带动全市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导力量。

    建设洛阳动力谷 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宣布,洛阳动力谷开工!”2009年6月9日上午,随着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的一声宣布,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礼炮齐鸣,1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开始挖土和平整地基,洛阳动力谷建设掀开新的一页。洛阳是河南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动力机械产业基础、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洛阳动力装备产业,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洛阳动力谷的重大战略构想。据介绍,洛阳动力谷计划从2009年到2015年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20个,总投资100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主营业务收入2585亿元,利税503亿元。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将力争把洛阳打造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动力产业企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聚集区、市场聚集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节能环保新型动力机械制造业基地,中部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示范区、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

    洛阳动力谷的建设,对提高洛阳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6月9日当天,洛阳动力谷同时开工十大项目,分别为:一拖4万台大功率柴油机项目、一拖3.3万台大轮拖项目、中收机械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基地二期项目、725所风电叶片二期扩能项目、中航光电光电器件产业化项目、北玻节能型玻璃钢化机组技术改造项目、北玻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产业化项目、大华重机新矿机二期项目、古城机械20万套中高级轿车盘式制动器总成项目、中集凌宇400套垃圾中转站成套设备项目。十大项目,个个令人期待。据中船重工集团725所所长孙建科介绍,725所风电叶片二期扩能项目总投资近3亿元,建设周期为两年,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0MW和3.0MW风电叶片600套的生产能力,填补我国2.0MW和3.0MW风电叶片供应的空白,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至15亿元。

    中航光电光电器件产业化项目总投资8.5亿元,将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光电器件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各类光电器件1200万只(套),年新增销售收入13.17亿元。

    而一拖4万台大功率柴油机项目、一拖3.3万台大轮拖项目则承载着“再造一个新一拖”的历史使命,承担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升核心竞争力等重要职能。

    一拖常务副总经理闫麟角介绍,大功率农用柴油机项目总投资4.6亿元,将新建发动机生产厂房、缸体和缸盖生产线,新建装配、实验、喷漆、补整包装生产线,组建机械加工车间、装配车间和涂装车间。通过与美国西南研究院的技术合作,产品技术得以全面提升,功率覆盖范围广、转速范围宽、扭矩大、油耗低、排放污染小。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大功率农用柴油机4万台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3亿元。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项目总投资2.68亿元,形成年产3.3万台生产能力。项目将新建大轮拖联合生产厂房、整机实验室、多功能试验跑道,扩展提升现有机加工能力,通过吸引国外拖拉机的先进制造技术,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现有产品性能,拓展大轮拖的功率段,建成国内一流、与国际拖拉机装备技术接轨的先进拖拉机制造基地,年新增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超1亿元。

    去年,金融危机虽然来势凶猛,但洛阳的工业建设依然高潮不断。继首批动力谷项目开工建设之后,9月28日,洛阳动力谷第二批5个项目又隆重奠基。

    5个项目分别为:中航锂电建设项目、四季沐歌(洛阳)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洛阳威亚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高端新型墙材装备生产线建设项目、世必爱特种轴承公司特大型轴承制造项目、森泰石化设备制造项目,它们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洛阳动力谷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洛阳市市长郭洪昌在致词中说,建设洛阳动力谷,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以中航锂电产业园区项目为代表的洛阳新能源基地建设,是洛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推动洛阳动力谷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在全市新兴产业发展和绿色能源开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中航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院长葛森介绍,中航锂电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建设周期48个月,分两期实施。项目占地525亩,由主体产业区、配套产业区和科研商务区组成。计划从2009年至2013年累计建成年产20亿安时锂离子动力电池、15万套电源管理系统、15万套充电机和5万套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生产能力,力争2013年成为新能源上市公司。

    位于洛阳洛龙科技园的四季沐歌(洛阳)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基地项目,则对改善洛阳市的能源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意义深远。

    四季沐歌公司在洛阳总投资4.5亿元,项目建成以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1500万支高硼硅全玻璃真空集热管、8万吨真空集热管用高硼硅玻璃管的能力,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利税4.5亿元,可以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将成为全国太阳能行业投资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是四季沐歌全国战略布局的升级,将能够充分利用地区配件产业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有效缩短物流距离和时间,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四季沐歌(洛阳)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基地的人才队伍组建培训工作已展开。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谋划、精心指导下,在省发改委等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洛阳动力谷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洛阳动力谷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2个,总投资194.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2个,总投资78.2亿元;新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116.1亿元。

    据洛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洛阳市还将积极实施总投资达5000亿元的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抓好核电、抽水蓄能电站和洛阳石化新增1000万吨炼油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和清洁能源发电设备产业,努力构建一个低碳排放、就业充分、综合效益良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拓宽就业渠道发洋财 新县劳务输出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