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焦点新闻 > 正文

那一跳,英名永存天地间

1
青岛新闻网 2010-05-21 15:52:26 人民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蓝色梦想永不言弃

    许多人的童年都有飞天梦,冯思广也是一个。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天上拉烟的“小燕燕”。儿时蓝天情结,终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比一天清晰。就在冯思广高考的那年,他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他要参加招飞!要当飞行员!可惜,在千选万选的招飞过程中,冯思广与梦想失之交臂。为此,他还痛苦了好一阵子。

    也许是老天眷顾,也许是命中注定。就在冯思广地方大学马上要毕业时,一个招

飞的机会再次摆到了他的面前。冯思广兴奋极了,深埋心中的梦想之火再一次被点燃。这是他把梦变成现实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他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这次他终于成功了!于是,冯思广放弃已经找好的工作,毅然走进军营。

    “当年小冯知道从事飞行有风险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冯思广的父亲说:“就因为知道开飞机危险大,才不想把招飞的事告诉家里,怕俺们不同意。看到孩子很迷飞行,俺们也支持了他的选择。”

    穿上“空军蓝”后,冯思广感到骄傲,家里感到光荣。冯思广父母说,家里至今还保存着冯思广身穿飞行服在飞机前的一张照片。那是他第一次参加飞行训练时留下的照片,脸上灿烂的笑容,写满了第一次飞上蓝天的兴奋与激动。

    可就在冯思广越飞越高的时候,身体竟然拖了他的后腿,他因慢性阑尾炎手术住院了。不能飞行的日子,对冯思广来说实在太难熬了,手术后没几天就急着要出院。医生说,你不养好病,出院也飞不了。这句话正中他的要害。于是,冯思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很快康复出院。重返蓝天的冯思广如鱼得水,展开翅膀奋力高飞。可好景不长,没多久,他又一次因病住院。两次生病,影响了飞行训练进度,但丝毫没有影响他对飞行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下定决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飞上云端,驰骋蓝天。

    看到冯思广的改装训练进度已经落下了一大截,团里只好把他从08期改装新员并进了09期。因为是大学生特招飞行员,本来冯思广就在同期学员中年龄较大,现在又与下一期学员一块改装,他着实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哥大”,最小的学员比他小4岁。而同批毕业的战友,都已放了单飞,有的还当上了中队长,连大队领导都担心他会有思想包袱。但冯思广向往蓝天的热情不仅没有一点减弱,相反,更激起了他征服万里云天的斗志。只要能飞行,什么困难都能战胜!

    奋飞在智慧天空中

    冯思广头脑灵活,善于思考,遇事不满足于表层现象,总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团领导和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

    作为双学士飞行员,冯思广的大学生特点十分明显,善于用知识打造飞天翅膀,用智慧博击万里云天。

    冯思广的航理学习十分认真,和他一个宿舍的蔡丹再清楚不过了。每隔一段时间,冯思广都会重温一遍《飞行手册》。为检验学习效果,每次都是请蔡丹帮忙提问。提问的环节还没开始,冯思广倒先给蔡丹提起了要求:“别总问些简单的糊弄我,要问就问些难的和容易留死角的问题。”

    教导员庞松涛回忆说,冯思广对电脑很精通,喜欢利用网络学习。一次,部队休息,大部分人都回家或上街了,空勤楼空荡荡的。庞教导员经过冯思广的房间时,透过虚掩着的门,看到小冯正入迷地趴在电脑前,当时还以为在玩什么游戏呢,悄悄走过去一看,发现冯思广正在查阅团局域网上挂着的航理资料。

    “80后”年轻人,像冯思广这样埋头钻研、虚心学习的为数不多。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会的我就问,不懂的我就学。”冯思广的求知欲望强烈,除了固定的带飞教员外,他还有不少自己的“编外教员”,经常上门虚心求教。听说兄弟大队的老飞行员王金岭特技飞得好,他几次请老王讲授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好学上进,心细如丝,战友们都这样评价冯思广。4月份的一次夜航训练中,冯思广在起飞前检查时,隐约听到有细小的“嗞嗞”声,他屏住呼吸仔细倾听,最后判断出声音来源于座椅下的降落伞氧气瓶。经过机务人员检查,果然发现是氧气瓶轻微漏气。事后,不少战友纷纷向冯思广竖起大拇指,“了不起,外面噪音那么大,能听见漏气的声音就已经很难了,你竟然连漏气的位置都定得那么准。”

    训练中,冯思广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这一点团长殷圣勇深有体会。去年6月的一次飞行,殷团长带冯思广做仪表课目训练。到达指定空域后,冯思广按要求开始做动作,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数据保持得也很标准,已经达到了训练目的,坐在后舱的殷团长也比较满意。可就在这时,无线电里传来冯思广的报告声:“我想再做一遍,感觉做得还不够完美。”

    冯思广,一个大有前途的年轻飞行员!然而,5月6日晚,他强行改变飞行轨迹后的惊天一跃,使他永远离开了眷恋的事业、至爱的家人、亲密战友!

    那一跳,梦断蓝天!那一跳,英名永存!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冯思广战友:一只普通的塑料水杯 他用了4年
下一篇:忆战友,英雄飞行员张德山讲述生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