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发改委难限景区涨价 地方政府用国有资源牟利

1
青岛新闻网 2009-09-30 08:14:36 央视-新闻1+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后天就是国庆长假了,很多人都希望利用这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去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去旅游一下,但是您可能不知道,有一些景区的门票,还有像索道这些专属的设施的价格已经涨了,而且涨的幅度还不小,景区的门票说涨就涨,这个涨到底谁说了算,到底该不该涨,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将讨论此事儿。在讨论之前,我们还是先关注一下具体

的情况。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进入8月份,5A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景区上调了索道价格,其中金顶索道由70元上调到了120元,万年寺索道由60元上调到了110元,涨幅分别为71%和83%。

    广东番禺莲花山景区门票价格由30元上调至40元。

    从9月28日到10月8日,浙江海宁观潮胜地公园门票从25元涨价到50元,涨幅为140%。

    重庆大足石刻宝顶门票价格由80元上调至100元,北山石刻门票由60元上调至80元,将于10月15日执行。

    解说:这是最近两天,新华社记者调查后公布的一组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统计信息。随着十一国庆假期的到来,最近类似这样的信息不断刺激着公众的神经,而十一前景区门票顶峰涨价问题,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从8月初开始,乐山大佛从每人70元上调至90元,北京妙峰山从30元上调至40元,新一轮景区“涨价风”在经济回暖之际开始袭来。

    2009年8月21日《晚间新闻》:近期社会上还传出了景区门票也要大幅上涨的传闻。国家发改委今天表示,全国现在有1万多个景点,这次涨价的只有乐山、黄果树瀑布等不到10个景点的门票价格,分别上涨10块到20块不等,调整的幅度也没有超过原来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规定的限幅。

    解说:随后的8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下文,明确规定旅游景点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禁令也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上海、山西、湖南、内蒙古、宁夏等地景区宣布今年长假期间不提价。但是媒体记者调查后却发现,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

    而在此之前,早在今年五一期间,已有不少景区先行涨价,黄山景区就把门票价格由200元上调至230元。与此同时,有的景区则酝酿把涨价劲头延迟到节后。

    8月31日,昆明有关部门举行听证会,拟调整石林景区门票价格,由140元上涨为每人200元,涨幅达到40%,安徽天柱山门票近期已举行调价听证会,旺季门票可能从120元调整到150元。

    广德县物价局9月初举行听证会,国家4A景区太极洞门票价格由60元调整为旺季的90元。

    云南则以筹集古城保护资金的名义,拟对进入大理的游客征收每人次30元的古城维护费。

    9月23日中国之声:昨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主管副司长许昆林接受中国之声记者冯雅采访时说,近来有媒体报道,全国多地景区门票十一前顶风涨价,有的涨幅竟然高达70%,属于媒体误报。

    许昆林(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主管副司长):这篇报道我们注意到了,也很重视,从两个渠道进行核实,一个是通过各地的价格主管部门,一个也找到了写这篇报道的记者。从了解的情况看,十一前,国家管理的,国家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景点并没有涨价,这篇报道提到的上涨70%的景点是四川的一个民间投资的比较小的景点,民间投资的景点国家是放开的,是由消费者自主选择的。

    解说:如今,黄金周已经到来,很多景区涨价也已经成为现实,虽然在此之前,发改委曾连续发过几个文件,反复要求十一前和十一期间绝对不能调整门票价格,但是面对景区涨价的冲动,消费者似乎只能被动地接受。

    主持人:王教授,从刚才短片里面我们得到两个信息,一个就是国庆前涨价有一轮新的热潮,再有一个,涨价的幅度是不符合发改委的相关规定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我们知道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一年发改委都有相关的要抑制住景区门票涨价的这样的文件,他们到底是不是去主管景区门票的部门?如果是的话,为什么这么多文件出台,就没有管住?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这么多的文件出台,但是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公众在面对景区门票的时候被涨价。我觉得首先这回应到了发改委到底是不是一个有效的对一些由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管理的门票价格进行监管的这样一个职能机构。

    应该说国家发改委的价格主管的部门,对于这样一些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这些旅游景点的门票,它有一定规范和指导的这种职权,但是我刚刚讲了,仅仅是规范和指导的。其实我们从过去,从2005年以来,发改委发的四道文件抬头上可以看出来,其实它都是要求各省市的发改委和价格主管部门来监督,来规范,但是我们知道,特别是地方的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它的定价权其实可能是由地方政府来控制的。

    主持人:您说到这儿,在8月19日《经济参考报》其中援引了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的一个表态,他说地方景区门票定价权在地方,这句话怎么理解?它不是不允许涨价吗?为什么又说定价权在地方?

    王锡锌:所以如果从发改委后面的解释来看,包括它这次8月27日发的禁止在国庆期间,它要求不得在国庆节前集中上调门票价格,看起来是一种非常严厉的这样一个态度。但是另外一方面,它又说了,这些门票的定价权不在我们手里,在地方,所以这两者之间,如果仔细琢磨应该是矛盾的。

    主持人:是有空间可钻的。

    王锡锌:因为既然不是由发改委来明确地制定价格,这种制定价格权在地方,那你严禁又何谈能够严禁得住。

    主持人:人们就会说了,既然说门票是市场上大家来买的,为什么不可以把门票的事儿交给市场去做,让市场去调解,可以吗?

    王锡锌:我觉得这样的观点可能是在两个层面上误解了这样一些旅游风景区的属性和它运行的规律。首先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宪法规定了,这些山川河流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它是国有的,换句话说。

    主持人:你我都有份。

    王锡锌:对,这些重大的旅游景点是属于全民的,在法律的属性上它是公共的,因此它应该有公益性,如果公共的、公益的只不过是因为在地方了,就由地方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这显然违背了这样一些风景区的属性。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讲引入市场来管理,其实是假定了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知道,名山大川毕竟是比较少数的,中国人口那么多,假期那么多。

    主持人:它是公共资源。

    王锡锌:对,其实你很难用脚来投票。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刚才在短片里面也有所涉及,说到这些信息的时候,该不该涨,然后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说,有1万景点,只有10个在涨价,但是新华社的记者调查出来的情况,却跟他的表态应该说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您怎么看待这种完全不同的调查结果?

    王锡锌:这里我们看到口水战的背后其实是信息收集和信息释放上的一种混乱。因为发改委价格司的负责人主要针对的是说媒体报道的有一些景点的涨价甚至超过了70%,所以它只是针对这一个个案做了一些回应,然后他说没有70%,不过是一些民间的旅游景点做的,但是其他的景点有没有做深入的调查,如果新华社的记者可以做这种深入的调查,那么发改委作为一个价格规范的监管部门,为什么不可以做这个调查,如果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为什么要释放这样一种信息。所以前后信息释放的广度、充分度应该说是有问题的。

    王锡锌:对,她用了很长时间,她投入了很多精力,她会去接触那些原生态的信息,比如她去要找管委会,她要拿到价格的批文,她通过旅行社来旁证,所以这些信息是可以获得的。我想发改委如果真正的要起到价格监管和规范方面的职能的话,那么首先第一位就是要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如果这种全面准确的信息都获得不了,那监管可能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主持人:当这些信息不能够准确释放的时候,对于民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王锡锌:民众可能一方面他会觉得政府权威部门,所谓这里的权威部门,本来我们对它有一种很权威的信息提供的这样一种期待,但是他会发现,有些数据,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和他所看到的,包括一些游客,他是要花真金白银去买门票的,这时候很显然这种数据的信息的差异,就会引起对这些职能部门公信力的一种质疑。

    主持人:好,今天我们演播室关注的是在十一国庆之前一些景区门票的涨价问题,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主持人:与一些景区顶风上调门票这种做法相反,在广东的一些地区,他们做了一个逆向的举动,就是成立了一个叫做不涨价的价格联盟,这是为什么呢?

    解说:保持原来价格系统不变,保证国庆黄金周期间,景区门票单向游玩项目价格维持原价。这是日前广东十多个景区共同签署的一份不涨价联盟协议当中的一条内容。

    就在对景区门票涨价的争议尚未平息的时候,前天,广东省以德庆盘龙峡、从化响水峡、中山詹园、怀集世外桃源、怀集燕岩等十多处为代表的景区,却高调地面对媒体,共同签署协议,承诺国庆期间门票绝对不涨价,还承诺推出加料版服务吸引游客。

    在发改委的一纸“限涨令”面前,不涨价联盟发起的行动像是在和政策保持一致,但是在全国各地景区门票涨价的风潮中,这种做法却在行业内显得反其道行之。

    对于成立不涨价联盟的原因,广东从化响水峡生态景区的副总雷小玲向记者直言了原因。

    雷小玲(广东从化响水峡生态景区副总经理):和发改委直接的联系没有,但是间接的,他们的一些要求,我们也会参考,主要还是市场的一个影响力,媒体也特别关注,在这方面,我们也就想让媒体来做一做宣传,引起社会的重视。

    解说:而对于景区来说,抛弃逢节必涨的理念,参加不涨价联盟活动,还不仅仅是做一次媒体炒作,在经营成本上也是经过计算的。

    雷小玲:从总额来说,要是十万人次,我们现有的价格是60元(每张门票),是600万的一个收入,要是我们涨价以后,我们估计就是涨到一个人100块,游客来了以后,发现涨价,有可能也不进去,要是来了5万人,那等于是500万,那其实也降低了100万的收入。

    解说:景区负责人认为,凭借这种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有媒体评论说,不涨价才是经营之道,还有媒体评论说,不涨价的承诺更像是一门涨价艺术。

    而除了媒体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原因外,这次不涨价联盟也有几分难言的苦衷。十一长假前,广东省物价局再次公布了361个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参观点,使得广东省免费开放的景点已经达到540个,引的许多游客前往,这让广东其他收费景点对于涨价也多少心存余悸。

    而像这样景点低收费或免费的情况,其实在国外许多国家都早已实现,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对本国人只收相当于人民币1.3元的门票收入,对外国游客也只收20英镑。在美国,所有国家公园的门票最高不能超过20美元,像大峡谷和黄石公园等世界自然遗产公园的门票每张10美元,16岁以下为成年人免费,像费城的独立厅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等文化遗产公园更是不收门票。

    主持人:王教授,有一种说法,说为什么广东不涨,是因为广东没有什么旅游资源,它是旅客的输出省,而不是输入省,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刚才另外有一个旅游公司的负责人说,我们也是从计算的角度考虑,所以不涨,你怎么看待他们这种做法?

    王锡锌:也许他有这方面的一个因素,换句话说,这样一种不涨价联盟,或者限价联盟,可能会有这种市场方面的一个计算。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假如你看到这是一种好像他处在一种不利的,在旅游资源,特别是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不利的情况下,他反而会有一些新的思考。比如说这里引出了一个就是一种新的旅游经济的一种观念,就是说旅游经济可能并不能够简单地等同于门票经济,如果简单地靠门票来收入,就像刚才那位旅游的客户经理说的,如果我们把门票做得很高,好像算起来你有一些数字的游戏,但是我可以选择,特别是对于那种非独特性的旅游景点来说,我完全可以选择不来。真正的旅游经济可能是以一个风景区旅游作为一个支点,然后带动一个旅游产业链,比如说购物、住宿、餐饮等等这样。

    主持人:有一个很形象的名词叫做“酵母产业”,说旅游,说真正的到你这个景区来,不是说仅仅靠一个门票,买张门票就全了了,这是一个点,通过这个点去触发很多消费。

    王锡锌:严格地说,仅仅是依赖于旅游门票收入的这种旅游经济是一种非常低端的,或者说还是初级阶段的旅游经济。你刚才说的酵母,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它可能是营造一个环境,来起一个催化的作用,不能够把这样一个中介变成一个最终的目标。

    主持人:但也会有人说,比如说从保护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我用价钱上涨,可以把很多人屏蔽出去,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保护的手段?

    王锡锌:应该说这里要区分不同的风景区或旅游景点。我们刚才说了,有一些风景区它可能是具有一般性,或者说可替代性的,但有一些风景区它是独特的,比如说黄山风景区,全中国只有一个,徐霞客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所以它的独特性就决定了价格的杠杆,其实并不一定能够起到所谓的减少人流的作用,很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理由、一个借口。

    主持人:这回建国60周年成就展,用排队这种方式来控制人流,这可能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王锡锌:对,其实很多的旅游景点已经有这种做法,比如说布达拉宫……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王传福350亿成新首富 年轻富豪多富二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