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青岛记忆 > 正文

回忆那年青岛知识青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格尔木

1
青岛新闻网 2009-09-18 15:01:35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965年10月8日,陈惇(中)即将踏上西去的列车,父亲和姐姐为她送行。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自己的青春在青海建设中放出灿烂的光芒!”1965年10月8日这天下午,青岛火车站沉浸在一片热闹的海洋里,八百名知识青年排着整齐的长队从市内各区汇集到火车站,英姿飒爽的军装映着朝气蓬勃的面孔,豪情壮志写在他们的眉宇里。八百名知

识青年踏上了西进的列车,激情燃烧的支边岁月从此拉开了序幕。

    刚刚初中毕业、年仅16岁的陈惇,梳着两条粗长的大辫子,拉着母亲新买给她的柳条箱挤在一片军装绿里,箱子里装着新的被褥、衣服和日用品,一套儿时把玩的瓷器小猫玩具,五颜六色的贴画片。44年后的今天,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里,陈惇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火车站告别时的老照片,打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知青这一特殊群体的一段集体记忆。

    青春激情

    唱着“沙枣花”奔向大西北

    “坐在大卡车,戴上大红花,远方的青年人,柴达木来安家。/柴达木风沙大,我们不怕它,柴达木寒流急,痴心吹不垮。/不敬青稞酒,不敬香奶茶,敬你一杯昆仑山的水,盛满知心话。/来吧,来吧,年青的朋友,亲爱的战士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你一束沙枣花。”在44年前西去的列车上,第一批青海建设兵团的八百名岛城知青唱着这首《送你一束沙枣花》,豪情满怀地奔向辽阔的青藏高原,用最灿烂的青春书写了岛城儿女充满生命力的西部远征的壮歌。

    当飞驰的列车经过西宁时,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镶嵌在大草原上的牛羊都在陈惇眼前飞快地掠过。来不及欣赏满眼的美景,列车继续驶入柴达木盆地,最终达到格尔木。这里有另一幅景象:连绵的山脉、一望无际的戈壁沙丘、荒芜辽阔的农场、人迹罕至的静谧,在偌大原始的天地面前,人的渺小仿佛捉襟见肘。第一批来自青岛的建设兵团知青们就在这里“屯垦戍边”。“我们这一批人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小部分是高中毕业生,很年轻,很天真,有着火热的理想和充沛的激情,来青海之前我就想,天那么大,地那么大,为什么要窝在青岛?”前期赴青海参观团一席鼓舞人心的报告,令陈惇作出了一定要去青海的决定,一向赞成“经风雨、见世面”的父母当即同意了女儿的决定。然而当年踏上列车的陈惇并不知道这一进青海就是20年。

    战天斗地

    喝完咸水桶底铺了一层沙

    没有牛羊如织、蜂飞蝶舞的草原美景,没有热情好客、翩翩起舞的哈萨克姑娘,这群年轻人沸腾的热血和滚烫的青春,在空旷而荒凉的天地间发酵:垦荒、种地、抬大筐、拉大车、盖房子、修水渠……稚嫩的肩膀肩负起边疆建设的重任。挖水渠、修水利枢纽是大工程,需要所有连队大会战,没有现代化机械,全靠人力手提肩扛,连队之间经常搞比赛。“两个人往渠坡上抬大筐,一个人在前面驮着,一个人在后面抬着,筐里盛的全是石头和泥沙,每天这样抬着大筐上坡下坡。”

    开垦新的土地是当时兵团的主要任务之一,广袤的戈壁上,知青们喝的水带着苦涩的盐碱味,一桶水喝到底剩下的全是沙子;高原上蚊虫肆虐,一巴掌甚至能拍死十几只,知青们只好戴起长到腰间的纱网帽。行军过河,无论男女淌水而行,而后在日光里一边挥舞铁锹一边风干浸湿的裤腿。凛冽强悍的风沙常常不期而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想被吹跑,就得蹲下或趴下。一天夜里,陈惇正和十几名女战友们熟睡在一只大帐篷里,不想一阵强风吹来,竟将整个帐篷齐地掀起,被寒风冻醒的陈惇和战友们这才发现,头顶上的帐篷正乘着大风“飞”上了天……无论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是落后的技术条件,“苦”字都是对青海建设最直观的概括,然而理想和激情的沃土催开的信念之花如此强大,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永远流淌着知青们烧不完的热情。

    难忘年夜

    吃完“狮子头”写信慰母亲

    恶劣的环境、辛苦的建设,挡不住青春迸溅的火花。从小喜爱舞蹈、上学时一直担任文艺委员的陈惇,到了建设兵团以后,能歌善舞的文艺特长就发挥出来了,成立宣传队、搞文艺节目、到各连队巡演,陈惇忙得不亦乐乎。无论是反映抗美援越的《椰林深处》,还是反映建设生活的《送你一束沙枣花》《红旗永远扛在肩》等等都被编成了情节生动的歌伴舞。

    不过陈惇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是1966年春节的那次过年会餐,这是陈惇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红烧狮子头”,以致于40多年来那股子浓香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头一次知道这道菜,觉得真新奇,以前在青岛从来没吃过!不光是‘红烧狮子头’,过年会餐的菜品也特别丰盛,十几道菜呢,长到17岁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多菜品!”吃过这次春节盛宴,陈惇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她将所有的菜名都写在一张纸上,塞到信封里,再夹上几粒兵团过年发的水果糖和油炒蚕豆,寄到远在青岛的家中,“过年的时候特别想念父母,寄封信让他们知道我在青海生活得很好,让他们一切放心!”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余,来自五湖四海的男青年们学会在草原上骑马追野兔,在小河里插上雷管炸鱼,收获的“猎物”用辣椒红烧着吃,这已经是他们十足的美味了。

    浪漫婚礼

    两张单人床一并就算结婚了

    随着一批批知青们前赴后继地投身青海建设,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变幻出生机勃勃的面容:一排排整齐的房子拔地而起,农场里金黄的麦浪波涛汹涌,清澈的雪水沿着新修的沟渠流向渴望灌溉的土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春在如歌的岁月里摆渡,在自己亲手建设的土地上,不少同坐一辆列车来到青海的战友们结婚了。

    “那时候连队里有小青年要结婚,先得向上级报告,上级批准了,两个人就把各自的箱子摞在一起,两张单人床并到一块,并成双人床,俩人就算结婚了。”当年看着战友结婚,也一度羡煞陈惇和其他未婚女青年们,结了婚的知青就有了自己的小家,可以置办些锅碗瓢盆在家里做饭吃,当时吃腻了大食堂的陈惇就盼望着能到结婚的战友家里吃上一顿饭,“哪怕是爆锅面条都觉得那么好吃!”

    陈惇说,在她的记忆里,他们当年就是在战友的婚礼上大口大口地喝青稞酒,大口大口地吃手抓羊肉。不光是婚礼,平常的日子,他们也会三五成群地来到“过来人”的小家里小聚,这时切一罐午餐肉、炸一盘花生米、喝两杯青稞酒,“霎那间好像整个格尔木都醉了!”40多年时光荏苒,青稞酒早已成了陈惇这批岛城知青心底里的记忆符号,每逢春节,拜年的电话里、祝福的词语里,青稞酒的醇香就荡漾开了。如今在青海的战友时不时会给陈惇寄来青稞酒,不过当年的“互助大曲”已经改名,不变的是那幽远醇香的味道和20年同甘共苦锻铸的情谊。

    艰难选择

    知青返城时她选择了留下

    1972年,知青们有了带薪上大学的机会,陈惇也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考上了西宁的青海医学院中医系。1976年,陈惇毕业后回到格尔木,在建设兵团水泥厂医务所当了五年医生,这五年里,从为孕妇接生到为重伤员包扎,陈惇几乎做遍了所有医疗科室的工作。1981年,她又被分配到建设兵团医院外科担任医生。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落实知识分子返城政策,知青大返城的潮水波及了格尔木,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够条件的都能回去,数不清的知识青年像当年一样雀跃地跳上返回青岛的列车。面对眼前喧闹的画面,陈惇这次成了送行者。“我是在兵团考上的大学,根据当时的上级政策规定,大学毕业生属于国家干部,不是普通知青,必须选择继续留下,毕竟是兵团给了咱们上大学的机会,就先踏踏实实干着吧!”

    1985年元月,当36岁的陈惇踏上回青的列车时,她才猛然意识到:当年那个梳着两条大辫子、拉着柳条箱挤在车厢里的小姑娘,早已把青春、理想、激情和信念留在了大西北。

    2006年,青海医学院72届大学同学毕业30周年聚会,陈惇回到了久违的青海。走下火车的那一刻,陈惇愣住了:眼前的西宁广厦林立、高桥飞架、青山绿水间鲜花盛开;日月山上牛羊遍地、牧歌清亮;青海湖的上空,飘过一片云,带来一阵雨,乍晴乍雨,光影轮回……眼前这美丽的一幕,不正是当年16岁的陈惇留在青海的那个梦吗?

    人物简介

    陈惇,1949年生人,1965年毕业于青岛市第十三中学。同年踏上远走大西北的列车,成为青海建设兵团的一分子。1972年考入青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建设兵团水泥厂医务所工作,1981年转入兵团医院工作。1985年返青,进入青岛盐业医院工作,1990年调至青岛市钟表厂医务室,1994年又调至青岛市第三建筑公司,1997年提前退休。(记者 卢刚)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航英雄高翔:我驾歼6空中打爆美国战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