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鄢淑珍
今年66岁,市北区东仲小区居民
在老两口单独居住的房子里,一间厨房的面积恰好与以前全家九口人挤住的“蜗居”面积一样。鄢淑珍大妈一家从“忧居”到“有居”直至“优居”的住房变化只是过去60年里青岛市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的一个美丽缩影。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6平方米是全家三代9口人的住所
今年66岁的鄢淑珍是市北东仲小区名副其实的“土著居民”——生于斯长于斯的鄢淑珍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与年龄相等。从昔日的荒地到后来的棚户区,再到现在的现代化居住小区,鄢淑珍完整地见证了仲家洼的每一个变化,大的、小的,细微的抑或是显著的。
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将“三代、9口人、6平方米”三者联系在一起,可“一家三代9口人挤在一间6平方米的小屋里”成了鄢淑珍难以磨灭的儿时记忆。
为了让记者更为形象地理解当时的居住环境,鄢淑珍用笔在刚刚撕掉的日历背面画了一个方框,然后将方框一分为三,“这就是我当时所居住的院子,40来个平方米住了6户人家一共20多口人”。鄢淑珍边说边将两侧的格子一分为三,指着靠边的一个格子说:“这就是我当时的家,也就6个平方米多一点。房间里用木板搭成两张又窄又短的简易床,奶奶、爸爸、妈妈和四个弟弟就挤在这两张简易床上。俺和姐姐则睡在吊铺上,吊铺既矮又窄,连坐都坐不起来,爬上去只能躺着。房间里什么家具也没有,只有墙上那块破旧的时钟。”
鄢淑珍再指着紧邻的一个格子说:“这是公共间,4平方米左右,里面搭了两间灶台,自家和邻居家各一间,相当于厨房。做饭烧的是从荒地、野坡上拾回来的野草,少量柴火,再有就是走一个小时到当时的国棉一厂拣回来的没烧完的煤核。一到做饭时间,乌烟瘴气,大家都不愿待在屋里。饭做好后,就在屋里码几块砖头,放上一块木板,便成了一个临时的饭桌。一家9口站着、蹲着围在一起吃饭。喝水得跑到几百米之外的水井担水,还得提前去排队,去晚了水位太低,够不着。平时,俺和姐姐、弟弟们主要的任务就是上山砍柴,去工厂周围拣煤核,再或者跟着大人跑到二十多里外的石老人附近刨地瓜、挖野菜……”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6平方米刚好是婚房的面积
这样的“蜗居”生活一直伴随着鄢淑珍的成长,直到长大成人。1963年,也就是20周岁的时候,鄢淑珍结了婚,住到了婆婆家。“婆婆家盖了几间平房,有40平方米左右,加上我,一共住了7口人,婚房的面积刚好是娘家的全部居住面积,虽然小,但是相比于娘家的居住条件还是改善了不少。”
鄢淑珍说,后来仲家洼成了大量低收入百姓的住所。一时间,低矮的简易工棚遍地开花,并逐渐成为青岛最大的棚户区。不大的地方聚集了几千户讨生活的穷苦人家,这里的人口密度也达到了当时青岛城市平均人口密度的110倍。“臭鱼烂虾,仲家洼的老家。”这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顺口溜,成为当时仲家洼的生动写照。“当时的仲家洼住的多是穷人,买不起新鲜的海货,在中山路、东镇、西镇卖不动的死鱼剩虾,到仲家洼一会儿就能卖光。”鄢淑珍说,当时的仲家洼,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全是泥泞小道。由于地势低洼,一下雨很多人家都被雨水倒灌,家里的水能到膝盖,一家老小都忙活着“抗洪”。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
6平方米是新家的一间厨房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仲家洼开始启动改造,伴随了鄢淑珍几十年的“蜗居”生活走到了尽头,一去不复返。
1998年8月1日,这是一个让鄢淑珍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鄢淑珍搬进了“连做梦都没想到的大房子里”。“刚搬进来那会儿,心里太美了,简直无法形容。里看,外看,天天看,可就是看不够,连晚上睡觉都睁着眼睛一宿一宿地看。”鄢淑珍对当时情形至今记忆犹新,“51平方米,套二的大房子。光厨房就6平方米,赶上过去的‘家’了。以前的水泥地升级为木质地板,石灰墙壁成了高档乳胶漆贴面,破桌烂椅换成了漂亮的组合家具,现代家庭标志的各种家电、各色装潢应有尽有,厨房里的煤炉也被管道燃气替代,还装了空调,冬暖夏凉。真是想不到啊!”
住进了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大房子,鄢淑珍和老伴儿反而“不习惯”了。“俺老伴不舍得用这么好的厕所,怕弄脏了,硬是骑着自行车跑到几百米外的洮南路、海泊河上厕所,这一骑就是足足两年。”鄢淑珍笑着说。
鄢淑珍感觉这么大的房子就自己和老伴两个人住,太浪费了。闲不住的她将其中一个小房间改造成了“花房”,里面摆满了各种花卉,一有时间就看着花,浇浇水,松松土。“太满足了。这都得感谢党,感谢政府啊!”鄢淑珍说。(记者 沈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