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坐在公交车上,一位母亲抱着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说:“你媳妇在哪?”孩子顺手指了指奶瓶:“那(na)”。 不禁思索,如今,国人家长们正在从事一项自娱自乐的幼教活动。幼教的内容、方式、力度等均被家长层层垄断。来自幼教主体——孩子本身的声音往往被扼杀在呢喃低语的摇篮中。其实,幼小的声音很真切、很生动、很重要—— 有一则寓言,说一位木工在刨木的时候,不慎把手表甩在地上。许多人打着灯,蹲在地上寻表不着 家长的想法有时很周到、很细致,可往往这看似周全的行为背后恰恰忽略了最真实、最关键的声音:孩子的声音。而这种无视使得很多家长陷入想当然的盲从中。“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孩子也不比他们的差”,“他们上‘贵族幼儿园’,我们也上的起”,这些声音和想法驱使家长们越过孩子的实际需求,在有限的承受力上得寸进尺、挤攥压榨。家长们大而全的“战略思想”恰恰以牺牲孩子的自主创新、独立思考为代价。 或许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然而他们确是行为的主体。若孩子对新换的幼教课程“高处不胜寒”时,他们的声音似乎更有说服力,他们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亚玲”。与其揠苗助长,不如顺其自然。 新西兰在维护儿童权益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前年通过的《反掌罚法》里明确规定,家长无权用手掌打自己的孩子,违者将面临“牢狱之灾”。在议会讨论过程中,正反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儿童的声音成了决胜的砝码:一位束着领带、穿着西装、梳着偏分、皮鞋锃亮、肉红肤白的儿童站在讲台上,他的言语里有Mummy、Daddy,他的演讲停停顿顿,他的声音充满稚嫩…… 在东方道德修为的讲堂上,《道德经》和《圣经》成为二选一的必修课。那些欧美家长在给子女喂西餐的同时,自由、平等的观念就渗入其中。每一个地域的文化、习俗不尽相同。然而有一点相同:孩子的声音是自由的、平等的。孩子的声音是最真实、最合宜、最值得省思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