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城市"气质"大跃升 青岛创城公共环境建设综述

1
青岛新闻网 2009-07-23 10:20:52 人民网青岛视窗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海,依然是那片海,宁静而祥和;而她哺育的这座城市,已悄然在文明的航程中越走越远……

    作为公共文明的重要"参数",城市公共环境的建设与营造是城市最为重要的文明载体,更左右着每一位市民"幸福指数"的高低。

    近年来,将青岛的目标指向高远的现代化都市的城市管理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如何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并致力于将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天道酬勤。在犀利的洞察力与果

敢的执行力的聚合之下,青岛这个天生丽质的海滨城市愈发光彩照人,让亲近她的每一个人为之震撼、为之着迷。

    城市形象品位日益提升

    致力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彰显青岛城市个性,培育青岛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增强城市"宜居"度,这是青岛城市管理者正在做,今后也将继续做的工作。

    近年来,青岛始终注重培育城市特色,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城市文脉的传承,营造浓郁的现代化氛围和独特的城市个性,彰显"山海城"一体的城市特色,塑造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风貌;坚持把良好的外部景观、独特的文化空间、鲜明的城市风格、和谐的生存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了全面提升,"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

    在青岛百年不平凡的发展轨迹当中,最近的几年尤其值得大书特书。承载百年奥运梦想的青岛,高效率、高标准打造了世界一流的奥帆场馆。这也让国际帆联主席约伦·彼得森竖起大拇指:"这是我所见到的最棒的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场馆,也将成为奥帆史上的一个典范。"同时,青岛把奥帆赛的筹办作为一项普惠百姓的民生工程,向世界彰显了"帆船之都"形象。

    在"绿色"之路上,青岛更是步履铿锵。今年,在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复查之后,青岛没有迟滞前行的脚步,而是将目标锁定在创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试点城市之上,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有力的尝试。一个由"山、林、河、路、院"构成的全方位立体城市绿化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生态绿地建设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绿色之岛"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一项以城市河道截污、清淤、砌筑、绿化景观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工程,正在大力推进。该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河道流域周边生态环境,优化了城市防洪排涝设施体系,并成为青岛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个城市频繁发生的变化,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应接不暇"。近年来,随着滨海步行道建设、汇泉湾和浮山湾等综合整治以及奥帆赛场馆周边道路、建筑、雕塑、绿地等景观美化亮化和风貌建筑保护、海水浴场改造、"平改坡"等工程的实施,使青岛的海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最具魅力的海湾之一。

    市政公用设施日臻完善

    自来水汩汩地流进市民家中,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超过五成的城市家庭冬天享受到集中供热的温暖,身边的大街小巷越来越清洁,城市产生的污水也被有效"锁住"……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环境卫生等市政公用事业,好比城市的"动脉血管",维系着城市肌体的正常生长,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青岛致力于发展壮大市政公用事业,升级完善公共设施,让老百姓切身体验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

    一组数据或许可以印证这种令人欣喜的成长和明显变化---

    城市供水能力由原来日供水量20.4万立方米,增加到71万立方米,输配水管网由613公里,增加到2299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100%;47万户居民用上了环保清洁的天然气,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100%;城市集中供热在短短十年间突飞猛进,集中供热面积为3462万平方米,城市热化率达到53.7%,市区逾35万户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热的温暖;城市公厕增至311座,道路保洁增至2680余万平方米,年清运生活垃圾137万余吨;市区建成国内领先的大型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场,日转运填埋城市生活垃圾3500多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16.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化、垃圾发电等资源化利用实现了新突破;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增至2387公里,市区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确保城区大部分污水被截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

    与此同时,城市道路建设突飞猛进。当我们还在沉醉于东西快速路上的驾驶乐趣时,第二条快速路--杭-鞍快速路已在城市的东西轴向蜿蜒;快速路三期破土动工,不日将建成通车;跨海大桥,已然长虹卧波;海底隧道也将联通青黄;"地铁梦"即将梦圆……

    信心满满的城市管理者将目标指向更高:到2012年,全市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新规定的全部标准,燃气气化率为100%,市内四区管道燃气气化率现已85%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集中供热普及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利用洁净能源供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市污水实现全部收集处理,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垃圾处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达到同期先进标准。从而,实现岛城饮水更放心、用气更稳定、用热更温暖,把青岛建设成为海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街道、河流更洁净的优美城市。

    公共设施日趋人性化

    公共环境的文明需要在细节与人文关怀上下足工夫。

    近年来,31万残疾人和110万60岁以上老年人的日常出行难,引起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汗水。无障碍设施建设理念早早地被引入青岛的城市建设当中。2001年开始,青岛开始致力于打造"无障碍城市"。

    现在,无论在机场、码头、火车站,还是医院、星级宾馆、大型综合商场以及主要旅游景区,甚至是公交车上,随处可见无障碍专用卫生间和厕位、无障碍房间、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引导标志。这些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无障碍服务环境,还为青岛换来了首批"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的殊荣。这些无障碍设施还顺利通过了奥帆赛和残奥帆赛的集中"检阅",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赏。

    另一个令我们欣喜不已的改变,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近年来,在美化城市公共环境的同时,城市管理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让利于民"的人文关怀之上,果断决策,陆续将中山公园、植物园、百花苑等10个公园景点免费向游人开放,让游人更舒心。与此同时,全市400座城市公厕及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顺利实施免费开放,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欢迎。免费开放,彰显了一个日趋成熟的大都市的人文情怀与自信。

    在创建公共文明的大道上,青岛正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姿态,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一路向前。(本报记者 沈俊霖)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