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青岛港> 媒体评论 > 正文

青岛港不让一名员工下岗

1
青岛新闻网 2009-06-18 16:17:32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作为拥有180多亿元固定资产、全球十大集装箱码头的世界顶级大港——青岛港的掌门人,常德传有着令人仰慕的头衔和光环。但作为一个世界级大港的领导者,作为一个拥有2.3万名员工的大型国企管家,常德传却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责任和压力。

    去年10月以来,爆发自大洋彼岸的金融危机以史无前例的破坏力迅速席卷全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见惯大风大浪的常德传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从容与冷静。

2009年1月1日,面对前来青岛港视察的国家总理温家宝,常德传甚至向总理拍了胸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青岛港绝不让一名员工下岗!

    说一句鼓舞人心的话无疑是容易的。可是当这句话一旦成为是面对2.3万名职工,面对国家总理,面向全国的一个承诺,那么在这个承诺的背后,常德传必将背负起更多常人难以企及的责任。应对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为了让青岛港这艘庞大的世界级航船平稳前行、乘风破浪,最近4个月来,常德传一直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全国各地,跑市场、跑货主、跑船东、抢船、抢货,年过60的他依然保持着自己40多年的工作激情:像一个最普通的推销员一样,在北上南下中寻找着希望。甚至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当天,他仍带队在上海四处拜访船公司及货主,直到深夜才返回青岛……

    万人大港 20年不裁员

    “‘不把一名员工推向社会’,这不是我们青岛港今年才提出的口号,自1988年我们常主席担任青岛港务局局长以来,他一直坚持这个原则,整整20年过去了我们从来没有裁过一名员工。”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青岛港集团人事部副部长于晓然自豪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青岛港的职工总量就已突破万人,成为青岛市职工最多的大企业之一。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一直将“众人拾柴火焰高”奉为真理,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时期,一万多名职工却成为青岛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据了解,当时青岛港有1.6万名员工,但按照当时的情况只要5000人就足够了,如果也像大部分国有企业那样大幅度裁员,青岛港将有1.1万名职工要下岗。常德传当时背负了巨大压力,在全局职工大会上宣布:青岛港绝不让一名职工下岗,绝不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而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刚刚开始肆虐时候,曾经两次来到青岛港视察的国家总理温家宝再一次点名要到青岛港看看。面对忧心忡忡的总理,常德传当场立下军令状:青岛港决不让一名员工下岗。

    谁让职工下岗谁先走

    在提出了“绝不让一名员工下岗”的原则后,常德传又迎来了一个新问题:1.6万名员工,只要5000人就足够了,不让那1.1万名职工下岗,今后这些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在各项指标的压迫下,青岛港许多分公司领导纷纷要求减员,有的还言辞激烈地表示:不减员指标就完成不了。听了这话,常德传发了脾气,在大会上提出:哪个单位一把手让职工下岗回家,我们就让他先下岗。会场一时鸦雀无声,按照常德传的说法,大家只好“委曲求全”了。

    与此同时,常德传迅速提出了三种对策:谋发展、定制度、搞培训,一方面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战略,扩建码头。常德传提出青岛港的市场在全国,同时率先提出为货主服务的“三项原则”:没有货主,没有用户,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货主满意就是青岛港质量工作的标准;为货主服务要价格优惠,手续便捷,24小时服务。他经常亲自带领业务人员,访货主、跑铁路、爬矿山,北上南下、在国内国外开货主会、推介会,竭尽全力争揽货源。

    退休职工港口全养活

    “老同志从十几岁、二十来岁就在港口没日没夜地操劳,为港口发展、为国家发展洒下了汗水、流了鲜血,他们当年的生活条件比我们现在差得多,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在今年春节青岛港举办的老同志迎新春茶话会上,常德传再三嘱咐机关工作人员不要忘记港口老职工。自常德传主政青岛港以来,整整20年中,青岛港每年都会为退休职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赠送生日蛋糕、节日物品,20年来先后为退休职工发放各类生活补贴累计达1.5亿元。

    2001年,国家、省、市都在推行“养老社会化”制度,根据这一制度规定,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将不再由企业负责,而是由街道社区负责。当时,青岛港的退休职工已多达4000余人,如果实行养老社会化,他们的每个月拿到的养老金将比以前低许多,以前在港口的种种优厚待遇也将不复存在。为此,退休职工代表找到单位,希望企业不要把他们推向社会。得知这一情况后,常德传立即召开会议,把退休职工们请到港口,对大家深情地说:“既然大家不想离开港口,我们也舍不得让大家离开,今后我们就一起过日子吧!”随后,他毅然拍板——4000名退休职工的养老问题由青岛港负责到底。

    一线挣钱比领导还多

    在舍不得让一名员工下岗的同时,常德传却对机关干部狠下了心,通过实施干部管理竞争机制,他上任第一年就把800多干部岗位裁掉10%,失去干部身份的人都被充实到了基层。到目前,青岛港集团总部员工不足100人。与此同时,青岛港实行收入分配向一线倾斜,自1988年以来,20年来青岛港30次为员工涨工资,如今,青岛港职工平均年收入近6万元,是青岛市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多。

    多年来,每逢寒冬、盛夏,常德传总会亲自带领机关干部来到码头,和一线工人一起劳动,“干部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和最热的‘三伏’天到码头上,和一线工人一起劳动,在青岛港已经坚持了20年。”今年1月寒流袭击青岛时,常德传再次抽出时间,雷打不动地率领机关所有干部来到码头,与装卸工人们一起搬运货物,他额头不时滴落的汗水让身边的年轻农民工忍不住热泪盈眶……

    农民工找到家的温暖

    提起农民工,人们总是会立即联想到“讨工资”、“遭受打骂”、“歧视”等令人辛酸的事情,但在青岛港,提起农民工,来自城市的管理人员和正式工们总会现出羡慕的神情。“今年除夕夜,常主席又和农民承包工们吃了顿丰盛的年夜饭,还跟他们挨个敬酒、拜年。家庭困难的、老职工还领到了常主席给我们专门送派的补贴,连老人过年穿的新衣服他都想到了……”青岛港机关一管理人员羡慕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青岛港2.3万名员工中有8000人是来自各地的农民工,早在2006年,不少农民工在青岛港月收入已突破3000元,有些农民工甚至买上了房子、汽车。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队长的素质,青岛港集团专门举办了农民工队长全脱产培训班,全方位地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帮助农民工队长适应队长角色,担当起一个队长的重任。如今,青岛港涌现出以徐万年、皮进军等为首的一批出色的农民工。常德传告诉记者:“青岛港就是一个大家庭,我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子’,上有老、下有小,每个人我都要尽心尽意地照顾好。我要为这个家庭作贡献,还要维护正义,为兄弟姐妹们作出榜样。”

    青岛港依然很坚挺

    由于金融危机的俞演俞烈,在如今世界各国大中型企业纷纷减产、限产甚至停产的今天,青岛港的总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却不降反增。截至1月31日,青岛港一月份完成港口吞吐量2572万吨,同比增长3%,完成集装箱85.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每秒吞吐量达9.6吨,火车疏港36270节,均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元月赢得“开门红”,青岛港向全年生产满堂红成功迈出第一步。

    如今,在青岛港的每个码头、货场,人们看到的港口仍旧是一派繁忙,大型机械和码头工人们依然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排成长队的万吨巨轮仍在安静地等待进港,丝毫看不出金融危机带来的毁灭性的影响。正如温家宝总理视察青岛港时指出的:青岛港是国民经济的寒暑表,看全国的煤油电运就看青岛港。而常德传面对金融危机所提出的“坚持信心不动摇,坚持指标不动摇,坚持造福职工不动摇”的三坚持原则,已经像一剂强心针融进了青岛港每一名员工的血液里。(张贝 姜宝虎)

现有新闻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