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路上,青岛地下市委当年的秘密联络站。 地下党冒死发报“敌人撤退” 面对凶狠狡猾的特务机关 我“潜伏”人员时刻做好牺牲准备 青岛解放前两天,地下工作者孟宪礼得知敌人已经在大港码头安放了400公斤炸药,要在撤出青岛时炸毁码头。他急忙把情报上报并找到了技术员去给炸药做化学处理。6月2日一早,他到大港码头查看炸药时,看到了正在欢呼的兵工厂工人 时刻做好牺牲准备 刘萍老人回忆,1948年冬,胶东区党委统战部青岛工作委员会为开展情报工作,成立了一个以他为基干的情报组。我们这个组一直坚持战斗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刘萍工作组的15名成员分别打入了国民党国防部联合后方勤务总司令部青岛水陆军运办事处、第十一绥靖区军法处、青岛市警察局等要害部门。 工作组成员之一张永年的公开身份是军运办事处的勤务员。当时国民党兵监总监青岛第九分监部有直通南京国民党中央的电台。这部电台负责长江以北及华北地区国民党与南京的联系,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期间,蒋介石的亲笔手谕和机密代电等,均由这部电台接收后,翻译成文,然后由张永年分发给驻青岛的十一绥靖区司令部、警备司令部、国防部二厅山东督导站和中统、军统等驻青特务机构。刘萍说:“在那种白色恐怖的年代,每一次情报的获取和传送,我们都默默做好了牺牲的心理准备。” 张永年送来的电报,密级大,时间性强,必须以极快的速度传递。稍有疏忽,拖延了时间,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和审查。刘萍说,每次见面只有15分钟,期间他要将火漆封口的信封打开将文件抄下来,然后再按原样封好。搜集来的情报需要闯过敌人的层层封锁传递到解放区。交通员一个星期要跑三个来回,送情报的路程有100来里地,有的时候,骑车都把屁股磨破了,有的交通员还被国民党打断过膀子。临近大战,敌人的封锁越来越紧,越过封锁线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平时他们都把软纸捻成条,藏在大褂前的钥匙包里面。此后,为了把重要情报及时送出,胶东区委还为情报组配备了电台。进入紧张阶段时,由于情报数量大,任务重,来不及用密码组稿,他们就干脆用明码发报。
|
上一篇:最后一仗再现悲壮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