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纪念青岛解放60周年> 战斗战役 > 正文

5公斤炸药端掉敌碉堡 血战丹山打开青岛北大门

1
青岛新闻网 2009-05-31 10:21:58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血战丹山打开青岛北大门 ——访解放军三十二军“突击排长”尚秀礼

    “双方的轻重机枪几乎是红着枪管喷射子弹,硝烟火海弥漫了整个丹山,战士们顶着从山上倾泻而来的弹雨发起冲锋,每前进一步,都有战友牺牲……”解放青岛的丹山之战,虽历经六十年时光的打磨,但对于81岁的尚秀礼老人来说,一切却宛如昨日。

    “丹山是青岛市区的北大门,打下丹山,国民党军队将再无险可守。防守丹山,国民党布下了重兵。”近日在胶南市新华路尚秀礼老人的家中,这位当年的突击排长和记者讲起了那场“血战”。

    5公斤炸药端掉敌军碉堡

    1945年9月,尚秀礼在平度老家参加了八路军。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尚秀礼随部队沿着胶济铁路与国民党部队轮番开仗——打昌邑,攻高密,克潍县,还有惨烈的平度三合山战役。

    1949年5月3日解放军首战灵山,拉开了解放青岛的序幕。此时担任三十二军九十四师二八一团三营七连一排排长的尚秀礼也随部队奔赴战场。

    第一场战斗是驯虎山之战,尚秀礼所在的七连领到了攻打后旺山高地的任务,高地上有5个碉堡,有一个加强营的敌人据守。尚秀礼的一排担任东侧的主攻。

    “此高地的坡度有40多度,我们一路冲锋,不到两个小时就占领敌人战壕。当继续前进时,却被碉堡内突然冒出的火舌压制住。”尚秀礼说,“这个碉堡是敌人营指挥所,具有很强的火力,我们连续两次冲锋,都没有成功。”此时,一班长抱着炸药包冲了过去,但由于炸药包放的位置不佳,引爆几秒钟后碉堡里的火舌继续喷出,又有两名战士倒下……

    “机枪掩护!”在火力支援下,尚秀礼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跳出战壕。在接近碉堡3米的地方,他一个漂亮的“驴打滚”钻到了碉堡的下方,稳稳地支住了炸药包,随着导火线的嗤嗤声,尚秀礼飞身卧倒,快速滚动……一声巨雷般的爆炸,碉堡被炸掉了大半,之前猖狂的火舌顿时哑了火。从土堆里爬出的尚秀礼,迅速带领战士冲了过去,占领了碉堡,并俘虏了敌营长。

    之后,尚秀礼又带领一排战士连续攻克了两个碉堡,战斗胜利结束。

    顶着弹雨排雷清出一条“安全”通道

    紧接着,尚秀礼参加了5月31日攻打丹山的战斗。

    “这真是一场血战!”说起这场战斗的残酷程度,尚秀礼表情凝重起来。

    丹山是青岛市区的北大门。位于目前城阳区与李沧区的交接处,西边是308国道,东边飞架着雄伟的丹山大桥,青银高速一穿而过。60年前,丹山同样是进出青岛市区的要道和战略制高点,因为当时的青即公路从山脚下经过。打下丹山,解放大军就可以经李村进入青岛市区。

    尚秀礼说:“国民党军队在丹山布置了重兵,设置了四道防线,在最靠前的防线外, 还围山铺设了地雷带,设置了鹿砦、铁丝网、绊马桩等障碍。”

    二八一团担任主攻任务,其中尚秀礼所在的三营负责从山北边主攻。尚秀礼的一排成为了突击排,承担爆破任务。

    晚8点钟,借着夜色,三营400名战士从北边向南悄悄行军到距离丹山还有一里路的时候,全部伏倒,在麦田里匍匐前行。此时,寂静无声,只有丹山上敌人探照灯晃动的光柱,不时划破夜的黑暗。

    400米,300米,200米,100米……已经看到了鹿砦和铁丝网,战士们都屏住了呼吸,突然间一声闷响,只有数秒工夫,整个丹山就炸了锅。“后来得知,是进攻的战士触响了地雷,雷声一响,引爆战斗。守军在打响枪炮的同时,向天空发射了多颗照明弹。爆响的枪炮声中,照明弹缓缓降落,发射出耀眼的弹光,照亮了丹山。”尚秀礼说。

    按照事先的部署,尚秀礼率领突击排出击,清除掉地雷等障碍。情况紧急,机枪排也划归尚秀礼指挥。“敌人埋的地雷都是‘梅花雷’,毫无规律可言,由于没有探雷器,战士们顶着从山上倾泻而来的弹雨,用爆破筒、炸药包和棍子开出一条‘血路’,身边不断有地雷爆炸,不断有战士牺牲……”说到这儿,尚秀礼说话的声音渐渐有点哽咽。

    清除铁丝网、绊马桩……尽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尚秀礼还是率领突击排开出了一条十几米的“安全”通道。“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开出的路越宽越好,这样有利于部队冲锋。” 尚秀礼说。

    “每前进一步,都有战友牺牲”

    清除掉地雷和铁丝网等障碍,进攻部队渐渐靠近了敌人的阵地。当要发起进攻的时候,敌方突然冒出了众多的火力点。“我们仔细一看,原来是敌方的战壕连着碉堡,并且明堡接着暗堡,彼此犬牙交错,织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火力网。”

    “敌人的碉堡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足有半米多厚,一般的炸药根本不奏效。” 尚秀礼介绍说,在规定时间部队发起了总攻。用机枪压制守军火力,战士顶着从山上倾泻而来的弹雨艰难攻山……

    “每前进一步,都有战友牺牲。我们营轮番发起两轮进攻,都没能完全把丹山拿下来。” 对于这场惨烈的战斗,尚秀礼心情无法平静:“我们连长身中十几弹,接替指挥的指导员也身负重伤,再之后副连长、副指导员也接连受伤……我清点了全排的战斗人员,发现伤亡了二十多人,整排减员三分之二。” 尚秀礼介绍说,拂晓时分,团部接到死命令,必须在6月1日上午10点前攻克丹山。团部也派来了团参谋长,接替七连受伤的指挥员。

    清晨,总攻令下达,二八一团六七百战士再次从各自掩体内发起冲锋。回忆起攻克丹山的最后时刻,尚秀礼说,守军也达到了最后的疯狂,双方的轻重机枪几乎是红着枪管喷射子弹,硝烟火海弥漫了整个丹山。身上的手榴弹用光了,尚秀礼猫着身子前进的时候,被炮弹弹片猛地击中,一头扑倒。“我被担架抬下丹山时,鲜血浸透了两副担架。到了医院才知道,后肩胛碎了。弹片如再向上偏一点,正好会削中脑袋。那时候没有钢盔,击中头部十有八九就得当场牺牲。” 尚秀礼用手比划着告诉记者。

    6月1日上午9时左右,经过浴血奋战,二八一团终于攻克丹山,全歼守敌。当天下午,部队又夺下丹山南部的二六四高地。然后,大部队向李村的最后一道防线进军。当晚10时,部队解放李村,市区的大门洞开。(贾峰)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上一篇:警四旅连副指导员:我们连续打退敌人12次进攻
下一篇:青岛版"潜伏":地下党冒死发报"敌人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