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5月25日电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青岛市市南区突出实践特色,工作重心下移,立足基层促发展,努力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 围绕凝心聚力抓教育。以"解放思想,服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为实践载体,通过邀请专家讲、领导干部带头讲、宣讲团专题讲等形式,开展扎实深入的基层宣讲活动。区委选拔50名机关干部组成青年志愿宣讲团,围绕市南区情、首善之区目标、做"文明、和谐、健康、幸福"市南人,采取多媒体演示、现场交流互动、文艺演出等形式,深入78个社区与居民面对面宣讲,既宣传教育了群众,又锻炼提高了机关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围绕项目落实抓经济。针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市南区把抓经济工作落到项目上,对全区80个重点项目进行目标责任分解,做到每个项目都有一个负责领导、一个分指挥系统、一个责任单位、一个联系单位、一个进度表。落实"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搭建银企沟通平台,促进金融产品与优势项目对接;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坚持"守土有责、属地管好"的原则,强化街道经济职能,实施项目跟踪服务,与机关职能部门上下互动,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合力。为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形成经济发展的合力,实施"五情工作法",即"走访企业,摸实情;宣讲政策,送温情;排忧解难,动真情;跟踪项目,送激情;维护稳定,用亲情",力保企业"进的来、留的住"。 围绕群众满意抓民生。围绕劳动就业、环境整治、社区卫生、社区养老等方面,确定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落实好200万元高层住宅电梯运行应急抢修资金、100万元困难群众应急救助资金等实事;推进新建200个养老互助点、粉刷硬化202个楼院等项目工作;进行"体验式"养老试点,为空巢、孤寡、困难、残疾老人发放免费卡400张;区劳动局、团区委等单位联合建立社区未就业大学生见习基地,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围绕群防群治抓稳定。建立健全后奥运安保工作长效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维护好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实施 "家庭财产联保工程",在全省率先推出"2+1家庭财产联保";投资2万多元实施"明锁改暗锁工程",为200多户居民安装防盗门或防盗锁;对旧城改造、拆迁居民回迁的实际问题,成立9个巡访团、32个巡访小组,开展"迁户巡访"活动,通过"访居民、送问卷、设信箱、畅热线"等载体,宣传相关政策,掌握拆迁居民的思想动态;实现"三网覆盖",即建立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强化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安全隐患"三项排查",确保社会稳定。 围绕环境优化抓管理。大力倡导"我的城市我管理、我的环境我打造"的理念,大力实施"净化、美化、亮化、 绿化、硬化"等工程,探索建立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环境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从提升百年老街环境入手,提出让中山路"高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净起来、艳起来";充分挖掘管区文化底蕴,提升旅游文化层次,把观海一路、观海二路、观海山公园打造成为展现青岛历史建筑、文化名人风貌的"文化名人主题街区";对40余处街心花园进行改造,形成"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景观;着力营造人文环境、经商环境、地缘环境、产业环境,积极打造"欧陆风情文化休闲区",把栖霞路打造成“文明礼尚一条街”。(宋学春 朱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