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杰台球会馆台球赛有奖 ...
·说说我的家乡美 山东景区...
·4000元大礼包免费赠送啦
·市药监局获食品药品安全 ...
新闻中心>专题>时政类>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青岛日报:民俗文化助推劈柴院复兴
 

青岛新闻网 2009-02-23 13:55:27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劈柴院本身就是磁场

    城市发展,根脉日茂,这根须中最长的,便是这城市的老街。劈柴院就是青岛根须很长的一条老街。

    据资料记载:劈柴院又名江宁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东连中山路、北连北京路、西通河北路的“人”字形江宁路,之后,此路渐渐演变成“套”着二十多个里院的劈柴院,成为商业、餐饮、娱乐的集散地,也是青岛人常去打牙祭的地方。

    遗憾的是,随着文化特色的
逐渐消失,这一拥有青岛商业策源地“显赫”地位的老街区却对青岛人消费吸引力日显式微。在一段时间里,这条老街离繁华渐行渐远。

    劈柴院改造工程终于打破了这条老街的沉寂。青岛人贮存于此地的记忆与情感也被瞬间激活。牛年春节前后,“到劈柴院去吃锅贴儿、坛子肉、炉包”的声音开始在我们的生活周遭不绝于耳。于是,我们看到:熙攘的人群穿过喧哗的街道,劈柴院再次尊享礼遇,变得甚是热闹。

    面对人气飙升的现状,中山路商业(旅游)区改造指挥部指挥助理王锡南曾指出:集市井文化、商业文化、传统文化、餐饮文化于一身的劈柴院凝聚了青岛人太多的情感,本身就是一个磁场,必然会吸引着人们慕名前往。

    传统曲艺为提人气“敲边鼓”

    劈柴院春节期间如此这般红火,当然离不开劈柴院剧社传统曲艺演出的推波助澜。

    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每天上午11时开始,江宁路10号院就热闹非凡:在修葺一新的百年老戏台上,京剧、柳腔、茂腔轮番上演,活跃于青岛几家剧社的戏曲演员长袖当舞,倾情展示中华艺术之光彩,相声则说学逗唱、笑料迭出……市民与游客拥趸而至。

    江宁路10号院,即浓缩了几代青岛人记忆的娱乐大院。在青岛人的记忆中,此处曾是百戏杂陈之处、丝竹繁华之地。如今,驻足期间,沉浸在胶东味儿十足的茂腔调儿,流连于山东快书的谐趣,许多青岛人仿若重新徜徉于书场、戏台、杂耍场子等异常兴旺的旧时景观。

    劈柴院上演传统曲艺的消息一公布,陈保华就带着孙子光顾10号院了,而且从正月初三起,他们祖孙俩每天都坐在老戏台前静候演出鸣锣开场。

    作为劈柴院的老住户,江宁路已经被陈保华丈量了60余载,“去年虽然搬了家,但对这儿有感情啊。过去,在这里听过的戏多了去了。现在又能听了,高兴啊。”

    劈柴院剧社负责人莫宏回忆说:“在年前年后推出传统曲艺演出,是劈柴院常态演出前的预热。主要想拉拉人气,为劈柴院造造声势。没想到,一开场就‘吸’来了那么多市民和游客,戏台之下,满满当当。”

    传统曲艺表演催热人气,商家从中获益匪浅。被问及顾客主流,酒楼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劈柴院的人流中,十之八九就是循着民俗味儿来的。随便就能撞到志同道合的伴儿。”

    正月初六,回青过年的张继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说:“我们将亲人相聚的地点定在劈柴院,就是要感受一种吃饭听戏的滋味儿。”

    民俗力量有望催“旺”劈柴院

    劈柴院剧社是为履行江宁路10号院的文化娱乐功能而筹建的。正月的十余场演出是该社简单的一次“练兵”。

    在这次“练兵”中,演员阵容既没大腕撑场,节目预告更称不上精美周到,“初三京剧、初四吕剧……”寥寥数语、简而言之,而且只在会馆门口贴了三处,但现场是异常火爆。鼎盛的人气无疑增添了剧社推进常态演出的底气。

    据悉,随着青岛旅游旺季的到来,劈柴院计划3月底正式启动常态演出。目前,劈柴院剧社与江宁会馆正在协商具体事宜,一系列水平更高、组织更缜密的传统曲艺演出,将把劈柴院的人气“烧”得更旺,在青岛旅游中打造一道“吃喝玩乐中尽赏民俗文化”的新景观。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维系力量,不仅可以起到纵向的历史联系,同时还可以将处于不同空间的社会成员联系到一起。”文史专家指出,在劈柴院的复兴过程中,民俗力量重若泰山。

    中山路商家商会副会长陈维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劈柴院相关的、具有青岛特色的民俗符号将在具体运营中不断丰富。其中,江宁会馆将被打造成以文化曲艺活动为主的“文化餐饮大院”,相声、山东快书、魔术、茂腔、柳腔、京剧等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都将被积极引入。

    劈柴院对民俗文化的执著,让人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本报记者 张 华

页面功能  [ 评论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