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商贸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占据怎样的位置?已经成为青岛市北区形象标志的"特色街"的发展壮大给出了标准答案——过去的5年间,倚靠文化引领的市北特色街建设,使原先位于老城区的传统商业街由俗变雅,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市北区2008年至2010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里,以"丰富内涵、提升档次、拓展规模、扩大影响"为目标的特色街的发展,仍旧坚守"文化树形象,文化促发展"的文化与商业的水乳
交融。以传统商贸服务业作为主打的市北经济正由此趟出一条文商互促共赢的区域发展特色路径。
特色文化资源再生商业老街
2004年,市北区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改造中,那些出自国内名家之手的色彩斑斓、创意横生的大型墙体彩绘为商业街增添了时尚艺术气息,当然也包括人气。然而,类似的文化为商业包装助阵的松散结合模式,还只是"特色市北"进程中的初始化阶段。区委、区政府的相关决策者们很快便意识到:文化并不仅仅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时髦点缀,它本身也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主体。要彻底改变旧城改造中简单停留于低层面上的新旧更迭,就要为商业老街找到与之密切融合、可持续增长的特色文化支撑。
作为百年青岛见证的青啤诞生地——登州路的历史文脉资源很快就进入到决策者的视野。2005年,这条几乎被人们淡忘的老街整饬一新,从实际的经营业态到门面、配套设施的细节设计,尽显百年青岛啤酒文化之特色。位于特色街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啤酒博物馆,则以一条百年历史的啤酒生产线为依托,将历史文化与工业旅游有机整合。啤酒特色街的建设被看做是市北的"点石成金"之举:目前,青岛啤酒街日均餐饮客流量约为3500人次,餐饮服务业的年营业额突破8000万元,而啤酒博物馆的年均客流则达到近20万人次。
对历史文化的应用还体现在青岛天幕城的建筑设计中,湖北路的水兵俱乐部、八大关的花石楼、沂水路的德国胶澳总督府等20余处青岛老建筑融汇青岛历史文脉与建筑艺术的风景线,浓缩于这处将餐饮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特色街。
得以发掘利用的不仅仅是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位于昌乐路、兴建于1994年的一处老旧的文化市场,也作为市北特色文化资源,在其陷入发展停顿10年后成为市北特色文化街的基础载体。现在的文化街已经拥有图书期刊、音像、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各门类商铺近500家。企业文化展示中心、书画艺术创作中心、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体育文化中心、建筑文化中心和艺术品鉴赏拍卖中心等六个中心的创办规划,美术、书法、摄影等"名人工作室"的设立雏形,使昌乐路成长壮大为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街。此外,昌乐路周边的部分废弃厂房也参与了特色街的改建,成为用于承载文化业态的设施再生资源。其中,原青岛自行车公司的总装配车间被改建成了面积6000平方米的青岛古玩城,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古玩字画经营场所。2007年,青岛文化街的营业额达4.2亿元,实现利税5000余万元,正在发展成为市北经济新的增长点。
2007年,市北区在新旧更迭的城区建设中运用特色文化资源崛起的特色街,营业额达到85.5亿元,税收12.4亿元,实现就业4.3万人。
特色街孕育市北新特色文化
倚靠已有的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激活老街的商业价值,文化引领的市北特色发展之路实则刚刚起步。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和有关城区的蓝图描绘表明,市北对于文化之于经济的角色定位,正在跳脱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窠臼。事实上,伴随特色街的不断壮大与完善,市北正孕育出具有产业成长潜在价值的城区新特色文化,而这些有待培育与丰盈的新文化又将是作用于特色街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原动力。
最早进行的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在大型墙体彩绘及街中罗马柱街灯的设计等细节的背后,隐含的是城区对于这一商街时尚文化概念的重新定位。如今商业街致力打造的"朝观壁画夜观灯,购物休闲在台东"的休闲文化品牌日臻完善,而它的有效带动已渐使整个区域成为偏爱前卫流行元素的岛城年轻人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的首选地。当然,步行街也渐次成为具有青岛本土特色的时尚一族的汇聚所。
啤酒街的后商业价值也跟随一批特色餐饮文化项目的引入得以彰显。国宴厨房、特色酒吧和美食街等一批特色餐饮文化新业态带来的时尚餐饮文化与青岛传统的啤酒文化相得益彰,不同文化的融合提升了街区的产业品质,最终带动了人流与知名度的共同攀升。现在,对"新城区的啤酒节,老城区的啤酒街"的青岛啤酒地标的认定已不仅仅是青岛人的自我意识。在市北区有关啤酒特色街的规划中,将小规模文艺演出适时引入啤酒街,与时尚餐饮文化共融;打造啤酒街赏酒节和"永不落幕的啤酒节",成为市北创新孕育城区特色节庆文化品牌的一项有利尝试。
而依托青岛文化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新的城区展会文化也在发展孕育。已经定位于城市书画艺术创作中心和艺术品鉴赏拍卖中心的文化街,将逐步开启其艺术品民间收藏市场和文物市场,定期举行收藏品、工艺品、书画等各类展会,并将"青岛文化街古玩字画拍卖会"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拍卖会。目前,文化街已成为古旧书籍、古玩字画、民俗工艺品、陶瓷、雕刻、奇石藏品等艺术产业的集散中心,与此同时,各种门类的城市群众文化活动也纷纷在此汇集。这条被提升出文化艺术气质的特色街已经逐步成为拓展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空间的青岛新文化载体。
2007年建成的"青岛体育街"则可以看做是市北以2008奥运和青岛奥帆赛为契机精心打造的"青岛奥运文化遗产"。这条由体育健身街和体育用品商业街组成的特色街,不仅体现了体育文化、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三者巧妙的融合,更加令人欣慰的是,它正在改变一部分青岛市民的生活方式,成为开展全民体育运动,感受奥运气氛的特色休闲健身运动基地。
集聚了近30家专业婚纱摄影店的婚纱摄影一条街,显然也并未止步于近亿元的年营业收入。集结了婚纱设计、婚庆创意策划项目等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新婚庆文化品牌,将使传统的婚庆产业链得到延伸和扩容。
大文化重塑市北产业格局
目前,市北区已建立起包括台东三路商业步行街、青岛啤酒街、青岛文化街、青岛科技街、青岛婚纱摄影街、青岛家具街、青岛文具街、青岛电子街、青岛体育街、青岛天幕城等10条特色街在内的特色街群。并且据悉,今年2008年,又有两条特色街正在孕育投入建设中。以已有的10条主要特色街为依托,市北区将着力建设以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项目,全面实施文化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即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培育一批特色文化街、扶持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挖掘一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文化创意园、建设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从而将文化列入全区经济特别是商贸服务业的总体发展建设规划中。文化与商业水乳交融的大文化战略的推动,初步形成具有文化产业街区鲜明特色的市北区新的产业格局。
在市北区未来三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10条特色街还将形成合力,作为发展城区旅游的优势特色资源,携手策动2008年中国(青岛市北)城市特色街文化节;同时,特色街还将与青岛山炮台、青岛电视塔、青岛港、青岛啤酒厂等市北知名人文及企业特色资源联动,推出集商贸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餐饮美食旅游及奥运旅游于一体的"市北特色游"。至2010年,"市北特色游"将打造成为一个文化气息浓厚、全国知名的旅游文化品牌。
去年,作为商贸区的市北区成功跻身国家3A景区,尽管3A景区的级别并不是最高,但相对于全国90%以自然或人文景观主打的同级别景区,市北的成功无疑是一个异数。而这与市北在过去五年执着推进的大文化引领下的区域产业格局显然密不可分。
本报记者 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