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哀悼日后,暂停了三天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22日继续进行,同一天,北京奥组委决定:将四川省的传递时间安排在进入北京传递之前,即由原来的6月15日-18日调整为8月3日-8月5日,并对未传递的各省市区传递日程安排做相应调整。
这一调整让国人欣慰,更让国人感动。
这是北京奥组委在充分考虑民意后做的决定,民众意愿与部门意愿由此达到高度一致,其中的核心,是一个大写的“人”字。
汶川大地震,让习惯了安宁生活的中国人切身体验了大自然的可怕威力,大地咆哮,山河移位,家园破碎,生命消逝,但是,中国人在巨大灾难面前所迸发出来的人性光辉,令世界动容。而党和政府尽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始终强调将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为期三天的全国哀悼日,更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首次为黎民百姓而设。举国哀悼,是对于逝者的最高礼仪,从国家领导到普通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流淌着悲伤和一种信念,向全世界呈现我们对生命的关爱,对民众的重视,呈现我们万众一心救灾重建的决心。
大地震发生前,正值奥运火炬在内地传递。地震发生后,不少人迅速撰文呼吁:要求将奥运会火炬在四川省的传递安排在进入北京传递之前,这不仅让处于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四川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更能让奥运火炬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极大地激励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这一建议,明显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迅速对奥运火炬四川传递进行重新评估,从而改变既定计划。
这是可贵的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形式为本、以教条为本。
事实上,大地震发生后,火炬传递计划迅速得到调整,凸显出“传递圣火、奉献关爱”的主题,奥运圣火传递与支持抗震救灾紧密结合起来,火炬手们高擎火炬,点燃爱心,传递希望,传递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而中国体坛也爱心涌动,刘翔、姚明、邓亚萍、高敏等名将,或踊跃捐款,或前往灾区,以自己巨大的明星影响力来支持抗震救灾。
此前,全国各地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周密安排,改变计划,势必增加很多工作量,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还有什么比“人”更重要?
现在,网上还有很多人在呼吁:让劫后逢生的灾民传递火炬,或者让一线抗震救灾者传递火炬--他们经过生死考验,对生命有一种更深刻的体验。大家都有不同的人选--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让他最感动的英雄。
火炬将于23日开始在上海的传递,4位抗震英雄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他们是刚刚从前方抗震救灾归来的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陈飞少将、上海警备区司令部通讯处处长虞谦、上海疾病控制中心毒理室医生孙宇立和上海睿智通无限技术有限公司职员卜智勇。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火炬传递中,还会有更多令人欣喜与感动的“调整”。
这就是“人文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