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精英在线访谈之百盛专访
·晚报千禧国际村杯围棋赛
·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专题报道
·哪里寻找8000以上的工作
·青岛日报招聘阅稿人启事
招商频道>招商风云> 正文
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青岛建筑业高科技引资 打造阳光交易

青岛新闻网  2008-01-15 17:36:00  青岛日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奥帆赛的日益临近,我市工程建设“大踏步”迈进,大型公共建筑、宾馆、饭店、会展中心、大剧院、奥运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一大批国际化大项目也相继落户我市。

       建筑市场这块蛋糕迅速“膨化”,而参与分蛋糕的建筑企业膨胀的速度远甚于前者,据了解,截至目前,岛城共有建筑类企业1200多家,竞争趋于白热化。建筑企业也从“等米下锅”转变为“找米下锅”,资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企业,面临着“饿肚子”的生存危机。遭遇“丛林法则”的企业纷纷“各显神通”,而顺利夺标便是要攻克的第一个“堡垒”,毕竟有了项目才有饭吃,吃饱了肚子才能谈发展。由于市场欠成熟,“规则”不完善,加上监管不到位,招投标市场“猫腻”甚多,成为商业贿赂的“重灾区”。

       如何清除这些“猫腻”,远离商业贿赂,净化市场,成了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市建管局突破思维定势,转变发展理念,按照“统一硬件建设标准、统一交易市场规则、统一全市网络管理”的思路,将高科技手段嫁接到管理之中,精心编织出一道“三零”防护屏障,将商业贿赂拒之门外。

       “零缝隙”监管 透明交易全过程

       为了杜绝暗箱操作及腐败现象的发生,2005年初,市建委建管局组织全市各交易市场投资1440余万元引进先进设备,将招投标硬件设施武装到“牙齿”。去年3月,一套集招投标网络服务、电子监管、数据共享和信息集散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体系“编织”完毕。

       该系统适应了当前日益完善的市场需求,对交易场所进行了重新规划,设置了开标区、评标区、监控区以及联合驻场办公区,实现了开标区与评标区的彻底“绝缘”。评标区实行全封闭、全监控、指纹式管理。强大的电子眼对评标区、开标区进行“无缝隙”监控,整个评标过程都将被监控并全程录像,除了起到威慑作用外,还将为日后处罚违规行为提供“呈堂证供”;另外,主管部门的监督行为也在监控之内,并一一备案,实现了对“监督者的监督”,避免了私下交易行为的发生。

       创设“零接触”机制

       在传统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专家主宰着投标人的“生杀大权”,自然成为投标人“攻关”的首要对象。在该系统中,评标专家被隐了“身”。同福利彩票一样,这些专家名单在开标前两小时,由电脑从拥有15个专业、1700余人的庞大评标专家数据库里随机抽取,而这些待抽取的专家序号每天都会自动改变。名单被抽出来后,由电脑“上锁”,任何人包括招投标管理人员都无从得知具体名单,甚至连通知专家参加评标的任务也是由电脑语音自动完成的。如此一来,投标人千方百计“接近”评标专家的“努力”,也化为了泡影,有效地杜绝了投标企业、监管人员与专家的接触,从源头上杜绝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该系统弱化了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影响交易行为的权力,将权力化于投标前的“政策制定、问题测定、程序设定”之中;充分发挥网络功能,在网上发布招投标规定、规则、程序和信息,让企业尽可能多的与网络打交道,自主了解有关资讯并决定投标行为。

       实现“零缺陷”目标

       另外,评标专家“关键先生”的权威也遭到了“动摇”。该系统采用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工程量清单招标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实现了由书面标书到电子标书的质变。电子标书被计算机打乱编号,评委看到的只是一堆阿拉伯数字,无从得知投标人的具体信息,避免了主观偏见的影响。评标过程自动化、科学化,解决了不平衡报价问题,提高了评标的准确性。从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到定标各个环节,均实现了网络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招投标单位的成本,也避免了人为干扰和差错;制定、修改和完善了招投标工作细则和各项保障措施,严格执行资格预审办法,加大审核把关力度,增加投标企业入围量,扩大参投企业竞争面,实现优中选优,有效防止了串标和围标行为的发生。

       该系统还有助于推动建筑市场诚信考评体系的建立。在电子评标中,系统会自动读取投标企业市场考核得分,并按照一定系数换算成招投标得分,在市场中表现优秀的企业在招投标中的加分高于表现差的企业,一方面体现了扶持优秀的企业做大做强的工作目标,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施工现场和投标市场的互动。

       该系统还是一张建筑市场的“晴雨表”。每次评标结束后,计算机会自动采集中标单位的报价信息,形成各种材料价格的走势图。既是领导科学决策的“好助手”,也是招投标双方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好参谋”。

       通过招投标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不仅确保了“建筑业健康发展,建管人健康进步”,而且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投资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今,全市招标工程5595项,工程造价571亿元,累计节约政府投资37.7亿元。奥运工程投资10.37亿元,76项工程及材料采购全部实行公开招标,节约政府投资5000万元,实现了我市建设工程交易网络化、科学化、人性化,有效防止了工程交易商业贿赂现象的发生,遵循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执行了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全市未发生一起因招投标引发的职务犯罪。

       在诸多努力下,我市“大市场”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并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成功打造了招标投标的国际品牌,塑造了国际化的建筑市场新形象,得到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建设部还将其列入本年度科技项目计划。 本报记者 沈俊霖

页面功能   】【新闻爆料】【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 青岛第二届年货大集开幕火爆招商
· 沃尔得校庆3周年 免费英语
· 百事蝉联“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
· 喝出来的诱惑,丝琳巧克力吧
· 天津大学MBA招生
· 邻家小弟一月能挣6000块!
· 三石钻饰 一举颠覆行业“潜规则”
· 海信在美国CES消费电子展大放异彩
· 首届青岛颐高IT年货庙会倒计时
· 洗衣机行业率先步入战略时代
· 奥运艺术瓶山东大赛大奖设置
· 岁末英语名师高效学习法大型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