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全省上下围绕中央和省委部署,不断把和谐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培育出良好的文明风尚,和谐之花盛开齐鲁大地。
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看着自家大棚里的西红柿长得越来越旺相,桑好礼心里美滋滋的。可就在前几天,为了这大棚里的西红柿,他还火急 火燎的。
今年60岁的桑好礼是寿光市文家街道办事处桑家村村民。他种的两个西红柿大棚,本来长势挺好,可持续不散的大雾让正处于成熟期的西红柿染上了病。开始,老桑不晓得是怎么回事,但村里的农家书屋帮他解了愁。老桑在那里查阅了资料,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像老桑这样不用出村,就可以享受文化科技大餐的农民朋友,在我省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省40%的村居建有图书室,馆室总面积62万平方米,加上县乡两级图书馆或图书室,藏书总量已达1120万册。
我省加大财政和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建立惠及社会成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谐文化建设全面提速。目前,我省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6.5%,有线电视通达全省99%的乡镇、80%的行政村及较大自然村,农村入户率45%,有线电视总户数1300万户;全省所有城市社区以及8万多个村庄全部建立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接受站点;结合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城市社区和农村全部接通了国际互联网,其中70%以上的行政村文化大院配备了微机。
省政府要求,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将安排50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去年12月29日,总投资11亿元的省新博物馆、总投资2.65亿元的新档案馆奠基,济南市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
寒冬里传来的这些信息,让我们感到温暖。
道德模范示范效应蔚成风气
去年12月22日,由中宣部、中国文联和山东省委联合举办的邹树君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济南举行。邹树君30年如一日,长期扎根基层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他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在场的700多名听众。
邹树君是我省涌现出的又一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道德模范作用,以他们为标杆、为旗帜,将先进人物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是我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省推出不同方面和层次的先进典型。青岛港码头工人许振超,是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典范;王乐义被中宣部确定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先进典型,全国巡回报告,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临沂优秀退伍军人孙永胜、青岛海关干部周正、莱州地税干部蔡京堂以及青岛爱心公益品牌“微尘”、东营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先进经验、志愿者注册近4万人的泉城义工群体等,先后成为走向全国的典型。
在让这些道德模范“站”出来的同时,我省运用报告会、演唱会、图片展、网络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立体化、高密度的集中宣传。特别是对重大典型,更是抓住不放,不断挖掘其精神内涵,使之定格在人们心中。在宣传形式和效果上,既坚持创新,大胆运用群众认可的新手段、新阵地,又注重深化和提升传统的形式和载体,力求做到春风化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山东汉子孟昭良,救起被火车轧掉双腿的湖南女子,而后又脚蹬三轮车,跨越4个省,汗洒3000里,将其送回湘西老家。这一感人事迹被改编为群众喜爱的山东梆子,在省内外巡回演出400多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
当道德模范“亮”起来之后,典型效应也就逐步扩大为社会效应。微尘”是青岛一位匿名捐款市民留下的名字,发现这一典型后,我省立即组织新闻媒体开展了长达数月的寻找“微尘”行动,发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虽然“微尘”没有找到,但“微尘”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从一个小群体变成了大群体,最终发展成一个社会公益品牌。许振超的事迹经过广泛宣传后,很快在全省涌现出更多身怀绝技,向世界纪录冲刺的劳动模范,出现了“孙波效率”、农民工皮进军等“振超群体”。
齐鲁大地荡漾文明新风
按照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明山东”建设的工作思路。
“文明山东”建设,坚持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日常文明行为养成做起,实施“营造环境、文明养成、繁荣文化、塑造品牌、科学普及、诚信友爱、容貌整治、环境保护、奉献爱心、健康成长”等十大行动。按照“文明山东”建设的责任分工,全省各有关部门,精心设计载体,广泛开展活动,制定具体实在、操作性强的落实措施,先后组织开展了“文明山东从我做起”动漫摄影美术作品大赛、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送年画、迎新春、倡文明”等活动,拍摄“文明山东”建设专题片,制作“文明一分钟”动漫系列短片,设计“文明山东”建设年画,开展“文明山东,从我做起”动漫、FLASH、电视宣传短片创作大赛,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开通齐鲁文明网,组织“文明山东”建设启动活动集中宣传、全省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征集评选、文明山东齐鲁行”采访活动,形成了“文明山东”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文明山东”建设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把“文明山东”建设经验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推出。
在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评选中,我省获奖数量第一,特别是命名表彰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共9个,我省青岛、烟台榜上有名,济南、威海、东营、淄博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18个县级市(区、县)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20个县级市(区、县)被评为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区、县)。与此同时,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拓展领域、创新发展。我省广泛开展文明一条街、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文明信用户等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星光荣户”、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倡树社会正气,促进乡风优化,全省有28个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我省适应新形势要求,深化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的优质规范服务,培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经营理念,完善服务规范,严格服务标准。工商、交通、质监、林业等系统行业结合各自职能,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山东省规范化文明市场、争创“十佳文明窗口”等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共有4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本报记者 杨国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