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建设和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把和谐青岛建设确定为今后5年加快推进的三项重要任务之一。连日来,“和谐青岛”建设成为代表们颇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家畅所欲言,为“和谐青岛”建设鼓与呼。
代表们在审议中认为,今后,要加快和谐青岛的构建,就要以“五有”为目标,做好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两篇文章,向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完善普惠型的社会保 障,为民众营造公平化的发展机会,不断开创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新局面。
学有所教 公平发展
审议中,代表们就学有所教话题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青岛师范学校校长于寅生代表认为,在引进外地优秀人才的同时,还应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通过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来逐步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为和谐青岛发展奠定基础。李沧区教体局局长甄孝刚代表说,近年来,李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有了较大发展,今后将继续围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这一中心,突出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这两项重点工作,着力做好“决战课堂”、“学校捆绑式发展”等工作,努力实现片上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的共享,强力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平度市市长于显祥代表认为,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教育队伍中出现了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等问题,希望对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进行补充纳新,形成良性循环,将教育的基础打牢补强,使农民的子女也能享受到与城镇学校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劳有所得 共同富裕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就业环境逐步优化,劳动力市场体系与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为完善,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统筹取得明显成效,但依旧面临着就业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
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面落实企业工资支付规定和工资指导线制度,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促进家庭财产普遍增加”这一目标,对全市劳动者来说是一个很让人鼓舞和振奋的消息。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栾景裘代表建议,政府要继续强化促进就业的职能,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就业容量。同时还要加强对就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其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正确对待工作岗位;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机制,关注弱势群体,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胶南市珠山办郝家石桥村党委书记郝世温提出,要着力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加大农民创业基金的补助力度,积极扶持农民自主创业。
病有所医 健康生活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苗志敏代表提出,“十一五”末,青岛将建成国医堂、市妇幼医疗保障中心、北部医疗中心和西海岸医疗中心。这些医疗项目的建成将为实现病有所医、健康生活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建议今后市政府在加大卫生事业投入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与社区医疗相对应的医疗队伍。
青岛第三人民医院妇科主任苗华艳代表、青岛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刘宏等代表就“病有所医、健康生活”前景提出了如下建议:进一步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对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要实行全额拨款,使社区医院不为收入所困,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要在培养和使用社区医生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其医疗水平,并建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就业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切实重视新的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加大市区北部医疗中心建设,不断缩小南北医疗服务条件差距;要重视医院公共秩序,依法有效地处理医患纠纷。
老有所养 困有所济
目前,青岛市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超过六分之一。发展老龄事业是促进家庭和谐、代际和谐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五年来,针对青岛老龄化发展的实际,我市先后为老年人解决了乘坐公交车、建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人体检补助等具体生活难题。代表们提出,在老有所养方面还有一些突破空间。
市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纪新芳代表说,报告中提到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很有必要。另外,作为全国老龄化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空巢老人家庭数量不断增多,老年照料服务供给压力较大,建议政府进一步出台落实有关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政策。
市老龄办主任李雪华代表说,今后五年,我市老龄事业确立了“1234”的发展目标,这对全市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休闲娱乐、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等养老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林光琳等代表认为,要重视和提前考虑老龄问题,以企业为主导、政府为辅助,发展以房养老等多渠道养老途径,解决好老有所养问题。
住有所居 安居乐业
居者有其屋是市民最基本的需求。代表们认为,目前我市已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一个层次和结构较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正在逐步破解,住有所居的局面正在青岛渐行渐近。
市总工会主席李皓代表建议,今后还要继续突出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改善旧住宅区居住条件,以切实改善民生质量。青岛公交集团职工张蓉代表建议,在各区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改变现在保障性住房地理位置偏远,供给数量难以满足需求而商品房相对集中于繁华路段的局面。青岛雁山集团董事长闫立列代表说,政府在促进城中村改造的基础上,还要积极鼓励引导更多的城中村企业实施改制,加快城中村企业改制步伐。
另外,围绕着食品安全、平安青岛以及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创新公共服务机制、加强社区和谐建设等话题,代表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代表们相信,只要政府始终坚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人民群众就能分享到更多的发展成果、感受到更多的公平正义、体验到更多的和谐幸福,“和谐青岛”一定能早日实现。本报记者 周建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