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管理提升“守重”含金量我市70家“失信”企业被摘牌
本报讯(记者 初小燕 见习记者 王安)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青岛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表彰大会上了解到,2007年青岛市已撤消“守重”企业称号70家,其中包括省级36家、国家级3家。“守重”活动开展24年来,诞生了大批“守重”企业,为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市工商局为了提升“守重”的含金量,不断完善“守重”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对于有失信行为的企业一律撤销称号。“守重”活动在获得企业和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成为我市企业信用体系的中坚力量。
动态监管失信企业将被摘牌
截至目前,青岛市共有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778家,省级436家,居全省第一位;国家级42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守重”活动开展二十多年来,市工商局一直严把申请企业准入关口。去年,市工商局为进一步提高“守重”工作的质量,对“守重”认定活动进行了改革,进一步严格了评审标准,并实行了“批次申报、滚动年审”的办法,使“守重”活动程序更加规范、方式更加灵活、过程更加透明。
市工商部门对“守重”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每年进行复审,坚持“从严把关,有进有出”,对发生失信和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坚决撤消称号,且三年内不得申报,确保“守重”队伍的质量。企业在申请“守重”称号时,必须严格登记相关数据项,相关主管部门将予以审核查证,对于符合标准、且在所在行业“有所作为”的企业将被推荐评审,获得称号的企业每年还必须接受年审,年审不通过的收回“守重”称号。今年已撤消“守重”企业称号70家。
企业用效益诠释“守重”内涵
据市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的“守重”企业经济效益连年增长,一些企业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据了解,“守重”企业在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博取了投资商和银行的“芳心”。“守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工商部门在公示“守重”企业过程中,也十分重视银行的评价,凡有拖欠贷款的一律不予公示认定,已经认定的、发现问题的企业坚决撤销。而银行也借助工商机关的认定,不断调整企业授信等级,形成了相互把关的良性循环。
“守重”成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坚
事实上,“守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数据上的收益。市工商局合同处处长任黎告诉记者:“‘守重’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中国式的信用品牌。‘守重’活动开展二十余年来,长盛不衰而且越做越好,这本身就说明了这项活动的必要性。”
为打造诚信企业,市工商局围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相继对逾千家企业进行了信用建设,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在不断完善“守重”评审机制、监督机制,打造信用中坚力量的同时,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作为信用体系建设的最终目标,努力为“品牌之都”营造诚信的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