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半岛的最西端,如今的团岛已是突出海岸的“Y”型海岬的一部分。而在1898年之前,它还是个只在退潮时才与海岬有一道沙岗相连的小岛,在小岛隔海相望的北面是海
拔仅有24米的游内山。关于游内山,这个名字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具体的中文字相对应,因此后世根据德国人按读音创造的拼音而将其揣度为“玉牛山”、“玉女山”等充满了传统神话色彩的称谓。“游内山”这个三个字的正式写法,是在1914-1922年日本占领时期所确定的,也因此,至今还有人以为这座小山是由日本人命名的。    由于扼守胶州湾湾口,团岛海岬距对岸的薛家岛仅三千余米,湾口处不但水流湍急,而且分布着暗礁,明清两代的官方文献和世代在胶州湾以渔为生的中国船家,通常称这里为“淮子口”。在这里,如果没有先进的导航设施,将严重阻碍胶州湾作为一个优良港口的发展前景。
   德占胶澳后不久,就把在团岛修建一座出入港指示灯塔列入首要的建设项目,在灯塔筹建期间,德国人先将小岛与大陆之间填平,并采用了12盏绿色的灯光临时为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导航。在殖民政府编纂的《胶州地区发展备忘录》(1898-1899)中对游内山灯塔的修建这样写到,“计划修建潮连岛导航灯和游内山出入港指示灯,预计后者的灯塔为先建项目,游内山灯塔灯光高出水平零度线35米,其塔身在1898年已经砌筑了一段,灯塔可望在1899年12月全部完成,灯具及发光设备均从德国运往保护区……”1900年11月,灯塔在灯具及相关设施安装完成后于12月1日发出了胶澳青岛第一束白亮的光芒,这两组采用电力发出的闪光,天气晴朗时,照远可达16海里。这座灯塔的启用,也标志着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夜间也能安全驶入锚地。
   1914年8月,日本攻击青岛。扼守要地的游内山灯塔也就成为了战争双方争夺的重点之一。事隔8年之后,由时任税务司大泷八郎撰写的《胶海关十年贸易报告》(1912-1921)”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灯塔由于原有设备全部损毁,不堪修复。所以暂时采用在旗杆顶上安装一支临时灯光的方法,1919年8月新建一座灯塔,该处装有一盏固定的三级亮度的屈射光线灯,可在15海里外看到灯光。新灯塔的构造全部石砌,是座八角形的建筑,高50英尺,另装有内燃机带动的警报器,它在雾天每隔30秒发出警报哨声3秒钟。”
   然而,在目前有关的中文著述中,关于现存游内山灯塔的建造时间均为1900年,但根据我们通过历史图片的比对,以及实际的考察与测量,分别建于1900年和1918年的两座灯塔,在外观、高度等多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灯塔惟一保留至今的原装灯具也非德国产品,而是英国伯明翰附近的一家工厂所制造。另外,值守该灯塔近30年的王炳交还找到了一根在房屋大修时换下的标有“洋木”等字样的木材,应该也可以证明该灯塔为日本重建的。
   不管灯塔的历史是106年,还是88年。与游内山这个名字渐渐被遗忘所不同的是,岁月的变迁并没有更改灯塔重要作用。今天,它依然傲立于胶州湾口,为进出的各类船只指引航向。关于团岛灯塔的建造时间,还有灯塔顶部避雷球上那两个曾引发争议的神秘小洞,或许这些至今仍无定论或尚未彻底揭开的谜团,还会继续下去,为那些渴望知晓答案的人们,提供继续探求和发现的理由。
   ■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