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首相小泉上台以来,日本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在国内大肆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借编撰历史教科书等机会大翻历史旧账,
《东京日日新闻》1937年登出的“百人
斩”主角野田毅(右)和向井敏明(左)照片。
图谋为二战中的侵略者翻案。但东京高等法院5月24日对“百人斩”报道诉讼案作出判决,维持东京地方法院的一审判决,驳回日军战犯家属的上诉。东京高等法院没有像去年7月那样自欺欺人,在判决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案时驳回了中国受害者的赔偿要求,这一次,它承认了“百人斩”这个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高等法院的这个判决,无疑给了日本右翼势力当头一棒。
战犯兽行曾被大肆宣传
事件要追溯到1937年。那年11月30日到12月11日期间,侵华日军第16师团步兵19旅团第9联队第3大队少尉向井敏明、野田毅两人从上海杀向南京的途中展开了杀人竞赛。对于这种兽行,当时的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的《每日新闻》)却把它当成是日军的“英勇行为”连续做了突出报道,而且是图文并茂。1947年底,两名战犯被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以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判处死刑。
除了《东京日日新闻》曾连续4次对“百人斩”进行报道外,朝日新闻社战后还出版过由该社记者本多胜一在中国实地采访后撰写的《中国之旅》一书,记述了“百人斩”杀人兽行。
日本右翼没有得逞
对于这样的历史事实,日本右翼势力却挑唆两战犯的家属出来翻案。2003年4月28日,沉默了多年的“百人斩”杀人竞赛凶手家属向井千惠子(现名田所千惠子)等3人,向东京地方法院控告日本原《朝日新闻》记者本多胜一、“柏书房”、朝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控诉书长达18页,称上述被告的报道和书籍“侵犯了当事人及其家属、遗属的名誉”。因此,要求上述被告刊登谢罪广告,停止书籍的继续出版,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2003年8月23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第103号法庭以“本多氏的著述也不能完全说是虚构的”,“无法认定报道内容系捏造”为由,驳回了田所千惠子等人的控告。可是,这些人对一审判决不服,遂向东京高等法院提出上诉。事实证明右翼分子的反击是徒劳的。高等法院在今年5月24日判决原告败诉,认为无法证明“百人斩”是捏造的。
判决之后,日本各界反响强烈。不仅“当事者”《每日新闻》、《朝日新闻》立即进行了报道,《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东京新闻》等也议论纷纷。《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判决和一审结果一样,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妥当的判决。”本多胜一在接受《产经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应该说这一历史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一些东京普通市民更是对判决结果感到高兴,有人在网上留言说:“让那些坏了脑子的右翼分子遗憾去吧”。
“鬼畜之行”令日本人反思
右翼分子并不甘心失败。原告之一田所千惠子在败诉之后立即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对判决结果表示不服,并坚持继续上告。日本的右翼分子也会以此为契机,继续为过去的侵略战争“鸣冤叫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右翼分子针对“百人斩”真伪的纠缠令日本主流社会感到厌烦。由于既有当时的报纸为证,又有本多胜一的实地采访,绝大多数日本人相信这一历史事实,并对此感到耻辱。一位年轻人在阅读了本多胜一的描述后曾表示:“日本人不能无视这段耻辱而辛酸的历史。”还有一位女性说:“这真是鬼畜的野蛮行为,是最大的跨国悲剧。让我们再次思考战争的本质。”可以说,这次判决结果使右翼分子试图翻案的妄想受到打击,证明日本社会良知尤在,正义尚存。
新闻背景:
惨绝人寰“百人斩”
1937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侵华日军第16师团步兵19旅团第9联队第3大队野田毅、向井敏明两个少尉军官,在从上海向南京进攻的途中展开了杀人比赛。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即现在的《每日新闻》),连续刊登该报随军记者浅海、光本、安田、铃木等4人分别从江苏常州、丹阳、句容、南京发回的现场报道,详细报道了向井、野田两人在无锡横林镇,常州车站,丹阳奔牛镇、吕城镇、陵口镇,句容县城,南京紫金山等地刀劈百人的经过。这些报道不仅时间、地点明确,杀人过程及其数字清楚,而且还配发了图片。
1947年12月4日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向井、野田两战犯进行审判后判决:被告向井敏明、野田毅,系南京大屠杀之共犯,按被告等连续屠杀俘虏及非战斗人员,系违反海牙陆战规则,及战时俘虏待遇公约,应构成战争罪,及违反人道罪。其以屠戮平民,以为武功,并以杀人作竞赛娱乐,可谓穷凶极恶,蛮悍无与伦比,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非予尽法严惩,将何以肃纪纲而维正义。1948年1月28日,向井、野田被押往中华门外雨花台刑场执行枪决。(新华网)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