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星    权威说,成功的奥运会将使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速5至10年。
   伴随着北京奥运吉祥物的发布,奥运经济
蛋糕的诱人味道开始浓烈。青岛作为北京奥运的伙伴城市,不言自明,将在奥运的助推下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那么青岛领衔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否也会在这次机遇中强身健体呢?    笔者认为,半岛城市群可以形成“奥运部落”。以青岛办海上奥运为契机,研究相关商机和区域经济合作,把以往“纸上谈兵”的东西落到实处,以奥运的名义聚拢在一起,实现商机共享。举个简单的例子,由于奥运的带动,青岛周边的旅游等服务业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如果半岛城市群各市能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职能部门,实现半岛旅游等行业联动,这块蛋糕就可以做大。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年省里确立了青岛在半岛城市群中的龙头地位,但是客观地分析,青岛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还不像上海之于长三角,这就要求青岛不断“补钙壮骨”。2008奥运将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如果在未来的三年里,青岛借好了奥运东风,其龙头地位将更为坚实。这对于半岛城市群而言,也是一大幸事。因为缺乏经济龙头的城市群,是没有生命力的。
   当然,在青岛发展的同时,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引下,半岛城市群其他城市也将不断实现跨越发展。日照的国际帆船基地,有可能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代表队热身和训练的选择地之一,紧靠青岛的区位优势,将使日照分得奥运经济的一杯羹。而烟台、威海等地的旅游和服务业也将实现飞跃发展。最近,潍坊结合自己四通八达的地理优势,规划建设半岛城市群物流中心,并且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点之一。各市的工作看似在寻求一市之利,实际上已经把视野融入到半岛城市群这个大区域里。作为山东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这里当领风气之先,为实现山东“大而强、富而美”的目标做出贡献。
   不过,由于起步晚,加之行政区划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半岛城市群的合作还不像长三角等地活跃。因此,不妨以奥运的名义,搭建一个平台,从体育经济开始,在奥运志愿者选拔和奥运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而后再逐步向其他领域扩散。以奥运热情和奥运商机带动半岛城市群合作,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这个意义对于未来将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