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宗伟 通讯员 万太飞
在市场上几度沉浮的“栈桥白干”易主齐鲁春酒业公司后,拟搏杀中高端市场
重振面临良机
齐鲁春、栈桥醇不仅要站稳青岛市场,而且要在山东其它城市有所作为,力争在较短时
间内,跻身山东白酒品牌前列。自斥资买回老字号商标———“栈桥白干”起,青岛齐鲁春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鲁学祚的愿望日益强烈。
鲁学祚认为,齐鲁春、栈桥醇发展壮大目前面临着最佳时机。从全省白酒行业来看,“鲁酒酒醉八年今醒来”。经过连续八年市场下滑,山东白酒已走出谷底,正奋力攀升。
鲁酒整体衰落时,川酒、皖酒、贵酒曾大举入侵,古井贡、金六福等外省酒一度占据山东白酒市场半壁江山。鲁酒再度崛起,已在本地市场占据绝对优势,齐鲁春、栈桥醇可“借水行舟”。
从青岛市来看,市政府拯救“老字号”、让“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的扶持政策深入人心,“鸡牌”味精、崂山可乐、金锚手表等一批“老字号”重现市场,它们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品牌价值正在释放。“栈桥白干”是青岛白酒的代表,有着近百年历史,消费者对其有难以割舍的情结。拯救“老字号”政策及其形成的浓厚氛围,必将对“栈桥白干”开拓市场产生较强的助推。
“栈桥白干”沉浮
上世纪70年前出生的青岛人对“栈桥白干”大都有较深的印象,普通的绿白玻璃酒瓶、简单清晰的淡蓝色“栈桥”标识、一块挂零的零售价格,曾让不少“老青岛”回味无穷———在计划经济时代,“栈桥白干”是青岛人唯一能喝到的本地酒。
据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青岛市工业结构调整,生产“栈桥白干”的青岛酒精厂与青岛第三酒厂(青岛齐鲁春酒业有限公司前身)合并,以酒精生产为主。“这次合并的主要背景是,扩大酒精产能,为青岛烟厂卷烟生产做配套。”时任青岛第三酒厂厂长的鲁学祚解释说。
酒精厂合并后,主要精力用在了酒精生产上,老品牌“栈桥白干”则被作为“扶贫项目”送至青岛开发区某村庄。有知情者告诉记者,该村根本不具备生产白酒的条件,拿到“栈桥白干”商标后,产量寥寥,“栈桥白干”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不久,该村以年租金数十万将“栈桥白干”对外租赁。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山东白酒整体滑落,市场萧条,几度易主的“栈桥白干”更是萎缩,几近被消费者遗忘。
鲁学祚说,2000年后,齐鲁春厂房、设备焕然一新,加之有澳大利亚合作伙伴资金支持,“身强骨壮”的齐鲁春斥资收购了“栈桥白干”,决意在白酒市场杀个“回马枪”。
瞄准中高端市场
经过数年沉默、积淀,鲁学祚再战白酒市场,已有巨鲸出海之势。
“齐鲁春酒业已推出了以栈桥醇为代表的‘栈桥白干’系列,主攻中高端白酒市场。”鲁学祚称,重新面市的“栈桥白干”系列酒不仅很快在青岛市场站稳脚跟,而且在枣庄、东营、淄博、济南等城市销量日增,在东北三省一些区域市场,也有不俗表现。
齐鲁春酒业公司注重人才引进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在建设原粮固态发酵车间时,专门聘请中国酿酒协会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吴德贤设计并现场知道。考虑到影响白酒质量的多方面因素,通过技术细节予以处理。中高档白酒要做好,必须具备许多必要条件,而这些条件之最就是菌种(酒麴),四川气候、温度非常适合菌类生产。齐鲁春酒业巨资引进复合型窖泥菌种、麦曲菌种和制作工艺,结合现代高科技生物技术,丰富了发酵池的窖泥菌种和品质,为原粮发酵提供了保证。
生产白酒的另一关键因素是水源、后期老熟工艺,“栈桥白干”系列、“齐鲁春”系列均采用崂山北麓麦饭石水,水质在国内领先。齐鲁春酒业公司建造新厂后,增强了储存容量,酒品储藏全部采用木柜,保证了老熟工艺的完美。
鲁学祚认为,山东白酒由盛至衰时,其走的一些“弯路”值得总结。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山东白酒刮起一股“包装风”。一些低端酒甚至劣质酒穿上了华丽的外衣,与高档酒抢夺眼球。“低档价位高档包装”,搅乱了市场,且加重了企业生产成本。“齐鲁春酒业注重品质,不注重外表,其包装简约、大方,是自己的一种特色。”
“未来几年内,青岛本地人必将喝自己本土品牌的白酒。”鲁学祚乐观地表示。他称,近年来,南方一些酒厂向山东中小企业出售品牌,而且愈演愈烈。“中小生产企业技术设备、人才滞后,最终经不起市场检验,在市场上笑到最后的一定是管理规范、有技术人才储备的自有品牌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