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仁现象” 在青岛,有一家企业曾经同时拥有两家物业管理公司而被业界看作一种奇怪现象,这家企业就是华仁世纪集团。
这两家物业公司分别是青岛金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华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前者成立于1994年,堪称把物业概念率先带入
岛城的行业先行者,管理着岛城闻名的“东部第一楼”金都花园;后者因岛城第一座5A智能化写字楼———华仁国际大厦而生。2002年,华仁国际大厦开盘时,“由服务高档住宅到服务顶级商务楼宇”,华仁集团决定新组建华仁物业,拜国内物业名企为师,吸收先进的物业管理理念。 2005年2月16日,青岛华仁世纪集团作出重大举措:旗下的两家物业公司予以整合,成立新的华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华仁以建立新模式改造传统经营管理方式、类似于“嫁接”的物业产业发展战略已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华仁物业总经理武莉莎称,在岛城物业进入变革时代的背景下,华仁物业如果不谋求快速发展,不做大做强,企业不仅没有出息,同样也没有出路。正是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华仁世纪集团作出终结“华仁现象”的动作。
“外患”渐行渐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眼下,忧患正在逼近青岛物业管理企业。
深圳、香港的品牌物业管理企业,已突破地域概念,在全国大肆扩张。而经济实力强劲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八城市,已成为深圳、上海物业巨头抢滩的主要目标。去年12月,物业管理巨头仲量联行发布消息称,仲量联行与山东宏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济南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协议,山东宏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将成为仲量联行在山东地区的惟一合作伙伴,双方将共同开发山东省市场;今年3月,深圳鹏基物业“接管”山东东营总建筑面积达210万平方米的安居房物业管理项目,这是目前深圳“管家”在外地接管面积最大的一个全委托物业管理项目。
“青岛物业行业同样面对着国内物业名企甚至洋物业的坚船利炮,对岛城物业人而言,狼真的来了”。武莉莎忧心忡忡。
在青岛,近年来,戴德梁行、中海等国内外物业管理巨头,以顾问身份出现在一些高档商住楼。有知情者透露,由于域外物业管理公司目前不能在青岛注册分公司,他们暂且“寄人篱下”,伺机而动。
“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等存有差异,青岛市场即使放开,域外物业管理巨头也很难得心应手,有方兴未艾的房地产业做支撑,青岛完全可培育起自己的物业管理品牌,然后靠品牌进行整合,做强物业管理产业。”武莉莎直言,尽快完善管理体系,培育华仁物业品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华仁物业人”
武莉莎认为,目前整个物业行业存在问题是:法难全、钱难赚、人难留、业难精、势难联。由于钱难赚,物业行业高素质人才留住难、引进难,人才的制约又导致了物业业务难以精细。而法难全的结果是,物业行业难以走向联合、共同提升。物业企业依附于开发商生存、难以割断的父子情结使其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市场的历练,这些“先天性”弊病又影响了物业企业成长、壮大和品牌的创立。
据介绍,目前青岛大小物业管理公司350多家,管理总面积4000万平方米,其中,行业最大“个头”,管理面积只有区区数百万平方米。而上海、深圳有天壤之别,上海陆家嘴物业、深圳中海物业,每家管理面积几近是青岛的总量。
基于对物业行业的分析研究,华仁物业将强烈的责任感、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融入到发展思维当中,提出了“火箭理论”这一全新的发展观———把物业产业看作广阔的天空,把企业看作一枚火箭,箭头代表着效益,主干是业务(包括管理、服务、市场),托举着效益的实现。而文化、品牌、人才则是整个火箭的推动器,创新(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是火箭飞行的燃料,企业发展就像火箭升空,要靠强大的动力进入轨道,要么一飞冲天,要么坠落地面,永远没有第三条路。
华仁物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对品牌建设更是积极运作。武莉莎介绍说,华仁提出了“华仁物业人”这个崭新的概念,核心内涵是“要求华仁团队的成员忠诚于华仁这个企业,奉献于物业这项事业”,重在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并以此为引领企业的管理、服务、经营、发展。围绕“华仁物业人”,华仁物业推出的“三线合一”、“四环相扣管理法”、“36524无盲区服务”等服务理念,正为业界所推崇,“华仁物业人”正以创新的精神打造闪光的物业品牌。
火借风势
华仁物业做品牌的冲动暗合了市南区壮大楼宇经济建设,可谓火借风势。
今年4月,市南区CBD商务周轰轰烈烈举行,作为商务周重头戏———楼宇经济又被提上重要位置。2004年,市南区楼宇经济税收实现16.6亿元,超过区域税收40%。
在未来几年,市南区将加大楼宇经济配套建设,而培育物业品牌公司,则是其中要义之一。“缺少知名的物业管理公司和现代化物业管理理念,服务内容仅局限于看门、打扫卫生、收取管理费等基础性工作,已不能满足国际性大公司进驻的需要,市南楼宇必须尽快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形成品牌优势。”2005中国青岛国际商务周前夕,市南外经贸局局长王守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市名牌推进管理委员会主任郭先登教授对华仁物业做品牌的尝试表示赞赏。郭先登认为,在青岛物业管理是一个成长性的庞大产业,这个产业需要品牌,而品牌一旦诞生,又会对该产业产生助推力。另外,物业管理行业有了自己品牌,对青岛时下运作的品牌城市、品牌经济非常有意义。
“缺乏物业管理品牌,这是整个山东省物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业内人士评价说。
据其分析,山东物业管理缺少品牌主要原因是,全省物业管理人才匮乏。目前,我省开设物业管理的学校有十几所,但大部分是采用简单的课堂教授法,学生在课堂上看看课本上的物业管理知识,没有现场教授的经验,好多学生甚至毕业了还不明白物业管理行业到底是干什么的,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物业管理服务理念。
另外,我省缺乏专门从事物业管理研究的专家、教授,在南方一些城市,有一大批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为物业公司的市场化运作、物业管理法规的制作、物业管理方式方法的提升等建言献策的专家,而我省目前尚未形成这样一个学术氛围。一些运作较好的物业管理企业,其服务理念大都采取“拿来主义”,即将深圳、香港、上海、北京的物业管理同行的“本本”拿过来,稍作改造即用,缺乏思考性、创造性,制约了物业品牌的成长。
武莉莎告诉记者,市物业管理部门已明确指出要扶持一批有实力的物业企业扩大规模作强做大,华仁物业已对经营战略思维进行了调整,那就是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巩固企业生存基础,铸造强势品牌文化拓展市场,力争尽快建设成一流的专业化、现代化物业管理企业。“华仁已把眼光投向青岛以外的市场,并开始了实质性操作。华仁物业不仅要在岛城站稳脚跟,而且要突出重围,拓展空间。”
相关链接
国内物业管理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产生了涉外商品房,其业主、住户大多为海外侨胞,他们按海外生活标准提出房产售后要求,即所购房产保值、增值和居住环境安全、舒适、文明的要求。传统房管制度无法适应这一形势,于是物业管理在涉外商品房区最先被引入。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成立国内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1994年深圳颁布国内第一部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