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聊天 | 邮箱 | 建站 | 房产 | 影视 | 求职 | 游戏 | 教育 | 短信 | 直播 | 广告
首页 > 青岛早报版面图 > A69 > 正文  
纪念青岛知青赴青海生产建设兵团40周年(下篇)
青岛新闻网  2005-09-30 17:23:08 青岛早报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经历了18年的高原冰雪的洗礼之后,当年意气风发的4000青岛儿女灰头土脸地回到了海滨故乡。走时满脸稚气,归来拖儿带女,两手空空,并且面临着更大的人生挑战。返城的知青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琴棋书画青岛知青最活跃

  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青春之花灿烂绽放
。虽然生活在穷乡僻壤的环境中,虽然每天面对的是不堪忍受的沉重劳动,但青春的旗帜依然倔强而顽强地在戈壁荒滩上猎猎招展。

  青海生产建设兵团的每个连队大约有200多个知青,农业团连队之间一般相距较远,各连自成一个相对闭塞的小社会,因为连队中几乎全部都是青年,相互影响,相濡以沫,所以他们身上的学生气质保持了十分漫长的岁月。

  在连队里,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运动非常普及,因为怀念青岛家乡,有些青岛知青所在的连队还利用业余时间挖掘了简易的游泳池,用厚木板做成跳台,放进一池雪山水,让阳光晒一天,便可尽情畅游了。棋类活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都涌现出许多高手。还有如饥似渴地读书,爱读书的青年不光在本连队相互借阅,各连队之间也把找到的好书相互交流,有时为了能够看到一本新书,不惜徒步走上几十里路。还有文艺演出,那时每个连队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每到周末各连队都举行联欢晚会,成员中也是以青岛知青为最多,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至今还活跃在文艺舞台上。天气晴好的季节,晚饭后,每个连队的操场上都是热火朝天,欢歌笑语,一天劳作的疲劳顿时便烟消云散了。

  命运转机3500余知青“拔点”回乡

  进入70年代,由于地理环境的闭塞,另一方面出于对政治运动的厌倦,兵团的生产形势逐渐稳定下来。有门路的找出各种理由和借口调走或办理病退;有的女知青嫁到了驻格尔木和西宁的厂矿企业;出身好的想方设法上大学(工农兵学员);而绝大部分知青在前途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结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知识青年支援边疆本来就是一种移民措施,组建时就要求知青男女比例大体相当,落实到每个连队也是如此,知青婚配就成为一次简单的排列组合。万般无奈之下,知青们只能选择在昆仑山下安家落户了。

  青海知青命运的转机出现在1979年。“文革”结束后,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似春风吹遍“万马齐喑”的神州,全国各地上山下乡的知青纷纷提出了改变生活现状的请求。

  到了70年代末期,大多数建设兵团的知青已经开始返城,这让远在青海的兵团知青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于是开始一些极端的上诉行动,如罢工、上访、静坐绝食,甚至激化到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格尔木)竣工后的通车典礼上抬棺卧轨。事态的一步步扩大引起了青海省委以至国务院的重视,根据当时格尔木农场总厂领导的汇报,青海省劳动厅派来了工作组,一方面稳定知青的情绪,一方面迅速落实分配计划,将2700余名知青分配到冷湖油田和青海各州县。而留在农场的知青又经过几年的苦苦期盼,到1983年,除了极个别特殊情况,剩余的3500余名知青全部“拔点”返乡。

  在经历了18年的高原冰雪的洗礼之后,当年意气风发的4000青岛儿女灰头土脸地回到了海滨故乡。走时满脸稚气,归来拖儿带女,两手空空,并且面临着更大的人生挑战。返城的知青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在经历了18年的高原冰雪的洗礼之后,当年意气风发的4000青岛儿女灰头土脸地回到了海滨故乡。走时满脸稚气,归来拖儿带女,两手空空,并且面临着更大的人生挑战。返城的知青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90年代至今他们为家乡贡献智慧才华

  返城后的青海知青已经三十多岁,经受了18年艰苦岁月的磨练,心身俱疲。所幸他们长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单纯的环境中,社会对他们的腐蚀很少,他们还保持了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生观。长期艰苦生活的磨练又使他们具备了坚忍不拔的生存和竞争能力,他们没有在现实面前消沉。

  于是返回青岛的青海知青或纷纷走进各类业校,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知识和专业技能;或立足本单位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或瞄准时机,投身商海;或寻找机遇发挥自己的特长……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奋斗,90年代至今,一大批青海知青在青岛这块家乡的土地上崭露头角,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家乡的建设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他们当中的强者,已经成为青岛政治、经济、新闻、教育、医疗、文学艺术等各个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而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有人统计过,在第八届青岛市政协委员名单中,就有6名当年的青海知青。当年被人鄙视的返城知青终于昂首阔步登上了社会舞台,他们对家乡青岛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们不甘消沉,逆境奋斗的精神受到家乡人民的敬佩。

  第二次创业:为家乡做贡献

  今年是青岛青年首批赴青海支援边疆建设40周年。40年历程,是青岛这批热血子民从海到山,又从山归海的颠沛流转。他们的青春经历,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知青的那段历史,一个“青春无悔”抑或是“蹉跎岁月”怎能说得明白?知青们对高原有愧,因为在长达18年的岁月里,由于“文革”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糟踏了大量政府投入的资金和高原宝贵的资源,尤其是高原千百万年形成的植被,那些连绵起伏遮挡风沙的沙柳包,被当作烧柴而砍伐殆尽,留下后患无穷。值得庆幸的是,近两年不断有老知青回访格尔木,他们看到,一座花木葱茏的现代化高原新城正在昆仑山下矗立。一直留在格尔木的原济南知青、现在的青海瀚海集团董事长李和印,集资数百万元在格尔木市区开辟了拥有百亩规模、万株树苗的“山东知青林”,圆了8000山东知青的一个梦想。

  知青对高原无愧,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格尔木,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浸染着他们的血汗。他们当年开垦的农田、修筑的渠道、栽植的树木奠定了格尔木农业的基础;他们当年建造的水电站、飞机场,今天依然在发挥作用;他们从青岛带去的现代文化直到今天依然浸润着戈壁新城。上世纪80年代初,格尔木市第三中学曾经有一个班考出了30多个大学生,这在格尔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他们的老师是清一色的山东知青。当年知青未竟的事业,也正在一代代传承下去。 

  (注:此文为青岛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特约稿件摘要)

页面功能   小字】【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下一篇:
 
40年历程难以言说
图片新闻
 
热点资讯
张柏芝火辣三点被偷拍(图)
十余男子持刀棍将民警打伤
钟丽缇李冰冰全裸写真
老大爷“聊天”(图)
· 6个月无限量免费学英语!
· 青岛眼科医院国庆节倾情回报社会
· 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
· 月薪8000不再是梦,清华百万助学
· 万元奖品-海尔梦想厨房设计大赛
· PMP直通英国顶级硕士无需语言
· 西安交通大学MBA招生
· 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
· 北交大MBA学历学位班招生!
· 青岛大学室内设计培训
· 五色土-开创民间抵押借贷产业
· 第四期国家营养师热招中
青青岛短信中心
>>点击进入短信频道  
站内检索
 

版式检索

旧报全文检索

专题汇总

实用信息

 更多

- 青岛新闻网招聘技术开发人员
- 点歌投票赢取谭咏麟个唱门票
- 免费普及电脑
- 十一"金秋泉城游"精彩纷呈
- 海尔中央空调冲击国际市场
- 交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
- 用友3年连获用户满意最高奖
- "硒"与人体健康
- 文明山东从我做起FLASH大赛
- 网上医院-医疗在线交流
- 山东省首届电子商务大赛
- 富城贷款 年投资收益7%以上
- 中秋“申遗”全球华人同行
- 家有宠物摄影征文大赛开奖!
- 西南地区最大的冷水机组工程
- 岛城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录
- 红色之旅山东行全程报道
- 坚持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
- 海尔-青岛号大帆船沿海行
- 18日中俄首次联合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