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青岛保税区提出并实施了“向科技要土地、向空间要土地、向时间要土地、向‘闲置’要土地、向‘机制’要土地、向‘政策’要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随着大批项目入驻青岛保税区,出现了“项目多、土地少”
的现象,面对土地资源极度匮乏、发展空间遭遇瓶颈的现实,青岛保税区确定了“空间发展、增值发展、立体发展、辐射发展”的思路,从合理确定用地规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工业园区资源共享等六方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土地市场环境建设。 首先,青岛保税区从招商的源头入手,制定《关于加强保税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对用地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税收、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严格规定。重点引进占地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和企业,坚持以投资规模、生产规模确定用地规模,投资强度控制指标从90年代末80万元/亩,逐步增加到200万元/亩。其次,青岛保税区努力提升现有企业用地的集聚度,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土地利用率,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类项目集中定点,以节省设施投入及土地投入,尽可能使用少量土地资源产生最大使用价值。目前,保税区高科技含量企业占入区项目的60%以上,并已形成了韩国贵金属加工园、橡胶加工分拨中心、台湾发明人创业园、香港纺织城、国际建材自由贸易城、国际商品展示中心等9个特色园区,极大地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投入产出率。经初步测算,已投产的生产性项目土地投资强度约为431.8万元/亩,产出率约为789.91万元/亩。
同时,青岛保税区引导企业确立立体的用地观,向空间要土地,向“地下”要土地。一方面鼓励企业建造多层厂房,充分利用“地上”和“地下”两大空间,多方引导企业内部挖潜,对厂房进行改造,平房建楼房,楼房建多层;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容积率达到2。在规划控制指标上,要求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小于0.7,要求主体建筑高度不低于12米,层数不低于3层,目前建成区平均容积率为0.8。
在努力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的同时,向时间要土地。他们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入速度,加快项目建设周期,使有限的土地能在短期内产生可观的效益。所有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与管委签定《项目建设推进协议书》,严格规定项目开、竣工期限及项目推进进度及制约措施,防止晒地,促项目早投入早产出。对逾期不开发建设,甚至长期闲置的土地,通过收取闲置费、协议收回、无偿收回、公开出让等方式予以处置。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工业土地利用状况大排查,对现行企业内的留白土地状况、绿化用地状况、厂房设施布局及旧厂房改造利用、供而未动项目用地状况等进行摸底调查,把一些既没有实力开发又不符合保税区发展产业导向的企业清理出去,其中15宗闲置土地到目前已全部盘活,累计盘活闲置土地面积16万平方米。
青岛保税区加强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管理,对土地使用设置多道“门槛”,严把用地审批关。对申请用地项目的投资额、科技含量、产业发展前景、税收等指标进行对比,择优定点,坚决杜绝质量不高的项目。同时建立土地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行为,较早对工业用地出让引入竞争机制,以挂牌竞争选址方式出让,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项目质量,使区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趋合理。
据了解,作为沿黄流域九省区惟一的保税区,青岛保税区还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区区联动”新模式,尝试在周边建立投资“飞地”,实现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率,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目前,该区2.5平方公里土地上已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个项目入区投资经营,其中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大项目47个,世界500强企业22个,约占青岛市500强项目的1/5、全省的1/8。一年实现每平方公里创造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各项税收4.8亿元,GDP超过13亿元,单位面积产出率居全省第一。(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