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来不输于时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石库门,裹在旗袍中的曼妙身影、留声机里的婉转歌声和大剧院里的连台好戏,是旧上海都市生活的剪影;而蓝布工装、弄堂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则是上海工业文明的最好见证。
风情万种的石库门经过一番改造,早已经成为闻名遐尔的“新天地”,成为上海引人注目
的新景点;精明的开发者们又将目光转向了废弃许久的厂房和仓库。
2005年元旦甫过,上海市静安区余尧路的废弃老厂房又有了“生机”,消失多年的机器轰鸣声又一次在这里响起。上海圣博华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李隽新年过后,每天都在这堆看似沧桑陈旧的厂房和仓库里现场办公。和沪上小有名气的莫干山路春明创意产业园、泰康路艺术街、赤峰路设计一条街等地段一样,这个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厂房和仓库,将被改造整修为一块时尚文化街区。
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开发多元化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并伴有媒体发行或时尚排队,李隽对这个命名为“同乐坊”的项目市场前景看好。“因为它不仅呈现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还将满足海派文化、买办文化、小资文化的都市消费群,营造新的上海现代时尚生活。”
上海创意产业园就像一块磁铁,吸引了各界的目光。
中国的创意产业刚刚开始
2004年年底,在上海举行的首次“中国创意产业论坛”把对创意的渴望搬到了讲坛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起,共同探讨中国创意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其实,“创意产业”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2004年4月,国内某杂志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200名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大学生中,有74%没有回答出“什么是创意产业”这个问题。
“当一个男子喜欢上一个女孩,想方设法投其所好去追求,直到女孩接受他,这叫点子;而反其道行之,想方设法使得女孩反过来追求男子,这就是创意策划,”这是一堂MBA策划课程的开场白,如今创意之所以超越早先的点子工程,成为一门新兴产业,也正基于此。
目前,创意产业在国际上方兴未艾,正在成为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建国在“创意产业论坛”上披露: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20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美国创业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最先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是英国,积极向创意经济转型升级,创意产业产值超过了任何制造业门类对GDP的贡献,伦敦市把创意产业更是列为核心产业。
对于中国来说,创意产业还处于蹒跚学步阶段。
创意不止于园区
在沪上泰康路,6家弄堂工厂由英国女设计师克莱尔进行了重新设计后,汇集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160多家视觉创意公司,中西方创意理念在此融合、碰撞,每个公司的展厅、画家工作室、设计室、画廊、摄影室、美术馆、演出中心、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等,都是一个风格独特的艺术馆。
如今,这里已成为上海最大的视觉创意设计基地和视觉设计人才“孵化器”。产品和样图源源不断地成为国内市场的品牌和产品,有的已走向世界。
建国中路“8号桥”,是又一个“新天地”的工厂版包装。走进8号楼,就像翻阅一本时尚杂志,老厂房框架与创新元素融合在所有细节中,另类而又精致。这个园区,吸引了30多个境内外设计公司和著名品牌,其中有设计金茂大厦的美国SOM公司。香港顶级设计师施养德带来了七八位香港一流设计师,共同寻求创作灵感。
从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性都市大多是创意产业集中地。致力于打造国际都市的上海自然不甘人后,上海130余处老厂房已完成了现场调研,2005年将启动的18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合计占地面积约434亩。这些老厂房、老仓库等拥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又适宜进行内部改建,为上海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
陈毅飞是最早入住泰康路田子坊的艺术家,但他却一再在公开场合表示,现在发展创意产业,不是靠制造多少园区,“我们需要的是全民办文化,并让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作用”。
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王健教授也指出,大众对产业本身认识的不足,是产业发展最大的阻力,“从前人们认为设计是工业附加品,很多时候设计费不计入投资。现在我们的创意比不过国外,是因为从前的忽视。”
课题已成上海市政府重点项目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2004年初就接下上海创意产业调研的课题,据他介绍,课题是市政府的重点项目之一。他指出,实际上,上海的影视业、出版业、广告业、时尚设计等行业曾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但仅就文化产业来看,上海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仅8%—7%左右,在规模上排在国内一些发达省市如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之后,更无法与香港相比。
厉无畏强调,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是中国出版中心,拥有出版机构250余家,国内主要的出版机构均集中在上海。但近年来上海版图书销售占全国市场份额不断下滑,2002年上海出版社39家,占全国总数6.87%,而北京则拥有全国近40%的出版机构。不仅如此,上海的影视、广告、设计和演艺等行业等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即使在一些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创业产业领域如互动游戏软件、动漫设计制作等方面,上海与国内其他一些省市相比,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瞭望东方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上海注册登记的外商独立或非独立的研发机构就有80余家,以独资或合资形式企业化运作的技术创新,已经在产业组织层面构成了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微观产业组织支撑体系。
耐人寻味的是,目前上海创意产业领域已经形成小企业与大公司各自占据文化创意和制造创意两端的局面。
上海对创意产业的渴望,也隐含了当代中国的渴望。
“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广播,以及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记者
杨文宇)
特约编辑:舒薇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