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贝壳都像大海的耳朵,它似乎更擅长倾听而不是言说。然而,在青岛贝雕工艺品厂,经过工艺师的雕琢与拼贴,贝壳被神奇地赋予了言说功能。《青岛海滨》、《万里长城》、《国色天香》、《傣族之春》、《文姬归汉》……透过一幅幅巧夺天工的贝雕作品,人们分明听到了贝壳的言说,听到它们以十分强
大的感染力,诉说着山川风物、史海钩沉,诉说着贝雕厂艰辛的成长历程。 “很早的时候,我市就出现了用贝壳原型黏合而成的立体小工艺品件,但利用贝壳色泽和形状打磨成片,组合成贝雕作品,并且进行批量生产,却是从1963年开始的———青岛贝雕工艺品厂在这一年成立,员工包括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大部分研究人员和青岛工艺美术学校的30多名毕业生。”青岛贝雕工艺品厂厂长李昌告诉记者。很显然,贝雕厂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产品的工艺水平,而这正是贝雕的独特价值所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几十年来,贝雕厂的专业人员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对贝雕机具的革新上。从最初自制的木机架地轴式固定砂轮机,到后来的多头雕刻机、超声波打孔机、电解镀砂磨头等新型雕磨机具的使用,使贝雕工艺的加工手段日臻完善,从而制作出一大批艺术水平极高的贝雕作品。在李昌拿出的资料照片中,记者看到一幅《文成公主入藏图》,画中的人物超过100个,个个雕琢得细润逼真,衣褶裙带绵柔飘洒,小花点缀精美绝伦。这幅贝雕精品,已被西藏博物馆珍藏。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贝雕厂的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最辉煌的时候,贝雕厂有员工300多人,贝雕作品频频获得国内各种奖项,并被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外国友人。贝雕这一风格独具的工艺品,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界的一枝奇葩。”李昌说。那时,贝雕厂的产品销售,主要以一年两届的广交会为订货渠道,由外贸一手包产包销,再加上市面上工艺品的艺术种类不多,贝雕厂的生产经营可谓高枕无忧。
这种状况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骤然改变———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市场环境的改变,没有人再给贝雕厂下订单了,而市场上大量的时尚画类在此时涌现出来,消费群体审美观念提高,选择空间扩大,贝雕厂的市场则随之急剧萎缩。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贝雕厂大量职工下岗,生产经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001年下半年,李昌被任命为青岛贝雕工艺品厂厂长。而在2002年初,当记者来到贝雕厂的时候,看到的仍然是一片萧条。由于此前被迫将大楼出租出去维持生计,贝雕厂的生产使用面积已不足200平方米,院内杂草丛生,在由木工车间改成的贝雕车间里,仅有十几名职工在埋头工作。“那时候,贝雕厂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先一步步地恢复生产,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观念、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李昌感慨地说。
此后,贝雕厂筹集有限的资金对关键项目进行整改;投资建立自己的网站,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捕捉信息并推介贝雕产品;购置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招聘优秀设计人员充实设计力量;召回大批本厂下岗的工人、技术人员和销售骨干回厂工作。这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使贝雕厂在短时间内扭转了被动局面,生产经营重新进入了良性循环。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贝雕厂,眼前的景象已经焕然一新———新改建的贝雕生产车间面积达到350平方米,宽敞明亮,洁净舒适;装修华丽的贝雕艺术馆展厅面积达到280平方米,陈列着贝雕厂历年来的珍品佳作,前来参观采购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琳琅满目的贝雕作品,正以全新昂扬的姿态,向人们讲述着青岛贝雕工艺品厂的沧桑故事,表达着对青岛贝雕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