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13日电
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以基因分析技术才可认识的SARS病毒,却引发了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4月,SARS在中国的许多城市和乡村肆虐,而青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是一片净土,青岛的高校则更是净土中的桃李园。为保卫这片土地,维护这方桃李之园,青岛大学
师生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青大的共产党人更是以他们的勇敢和无畏冲锋在抗击非典的前线,抒写着壮美的篇章。
迎难而上 打好防治非典主动仗
4月中旬,非典突如其来,北京形势严峻,全国紧急动员,青岛未雨绸缪。青岛大学按照上级部署,全员动员,迅即进入非典防治高度戒备状态。
“要从实践
‘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防治非典的重要性、严峻性和迫切性,把防治非典、维护师生员工生命健康作为当前第一位的大事来抓。”校党委书记、校长徐建培在防治非典专题会议上这样说。
青岛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师生3万余人,有四个校区,多个单位驻在校园或通过校园出入,有两个校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这给防控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迎难而上!青岛大学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领会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多次召集各级干部会议研究部署防治非典工作,随着疫情的变化,推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4月17日第一次全校干部会议后,由徐建培任组长的“防非”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随之,各单位、各院系党组织迅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24小时值班,实行“零报告制度”,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时制疫情监控网。学校首批划拨20万元专款,用于非典防治工作;
4月21日,设立校园医学留验观察区,开始接收因考研复试或择业面试陆续由外地返校的学生;
4月23日,校学生工作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就在学生中做好防非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4月28日,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联合发出致全体同学公开信,呼吁全校团员青年行动起来,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信心,听从召唤,依靠科学,夺取胜利;
5月1日,校工会、妇委会发出防治非典倡议书,号召全校师生员工群策群力,科学防治,为抗击非典做出贡献;
同时,《青岛大学报》、青大新闻网、“青大之声”广播台和公共宣传栏等校园媒体对“防非”工作和“防非”常识进行了及时的宣传报道;
全校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教育部党组致高校党员的信,共产党员始终站在防非斗争前列。
全员动员,防范非典森严壁垒
关注一线 爱心暖流洋溢校园
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防范措施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保障工作到位,督促检查到位――校党委运筹帷幄、沉着应对。数日之内,青岛大学各级党组织及各级职能机构尤如一架满弦的钟表、一架启动的雷达,准确地计动每一秒,机警地搜索着每一个角落。
虽无疫情出现,然而对于SARS,青大已是森严壁垒,一道无形却又坚实的防护墙严密地守护着校园。
4月27日起,青大防非办接连发出1、2、3号通告,严格校园管理,采取严密措施以阻断病源;
4月25日、28日,5月2日,青岛市人大主任徐长聚,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军,国务院“防非”督查组先后来校检查,对青岛大学的“防非”措施给予充分肯定;
5月2日,学校领导分六路督查全校防非工作,密梳细理,堵漏解难。
与此同时,学校及时组织师生收听收看各大媒体新闻,了解全国“抗非”情况及防治知识。钟南山、姜素椿、小汤山医院感动着师生,一股爱心暖流在校园涌动。
5月4日青年节这天,理工学院环科系团总支组织“叠纸鹤,送祝福”活动。色彩斑斓的纸鹤,热情洋溢的笑容,传递着春的讯号,爱的呼唤。几百种字迹,几千个祝福,融进只只纸鹤。两千只纸鹤满载着青大学子的祝福和希冀飞向北京小汤山医院;
5月6日,校工会发动“奉献爱心、贡献力量、抗击非典”捐助活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4415名教工捐款125694元;此后,捐赠活动以“特殊党费”、“特殊团费”、“爱心包”、“一元钱行动,播撒真情的种子”、“抗非纪念章义卖”等形式在校园中不断地进行着;
5月8日,校工会向工作在医疗卫生、学生工作、治安保卫等防非一线的师生员工送去了1万余元的营养品和卫生用品,送上了全校师生的慰问;
在医学留验观察区里,关爱的链条一环连着一环。学校领导领导对观察区高度关注,多次到观察区探望同学;学校按每日10元标准,安排专人为接受医学观察的学生送餐;校医院进行24小时监护,医护人员一日两次查房,通过耐心和蔼的解释帮助大家排除恐慌情绪;服务员们定时清理卫生、消毒,为他们打来开水,代他们购买日用品;老师、同学们则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对他们表示慰问……理工学院的一名同学还在观察区内完成了一门课的考试。“我感觉自己一刻都未游离于集体之外。”国际商学院大三学生吕清华动情地告诉记者。
5月底,青大自动化工程学院党总支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寄来的感谢信。信中说:“您未抗击非典捐赠的资金已经收悉。感谢您对抗击非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根据您的捐赠意向,将这些资金用于当前抗击非典最急需的方面”;“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团结互助、共度难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您的高尚行为正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据悉,自动化工程学院广大师生先后自发组织了“一元钱行动”捐赠活动和“抗非纪念章义卖”活动,捐赠款和义卖款先后寄往国家卫生部和青岛市卫生局。
面对疫情 医学专家挺身而出
众志成城 医学学子慷慨誓言
进入5月,疫情形势严峻。青岛大学医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青岛市抗击非典的重任。
校党委据上级指示,决定在医学院成立省级流行病调查应急预备队,随时准备开展非典调查工作。消息传开,60多名共产党员递交请战书;80余位研究生报名者中有42人是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最终确定的60位流调队员大部分是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其中年龄最大的55岁的有32年党龄的老党员黄振学教授,除行政管理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科研课题,但他表示,国难当头,作为多年从事预防医学的共产党员,理应走在第一线。队长国世忠在请战书中表示:坚决响应党的召唤,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辱使命。
与此同时,附属医院已做好了防大疫的充分准备。千余名医护人员的请战书、决心书雪片般飞到医院党委办公室。
5月7日,附属医院抗击非典誓师大会隆重举行。1800名医护员工庄严宣誓、签名,表达不畏艰险抗击非典的坚强决心;20名女共青团员组成的青年突击队时刻准备冲上抗非一线。校党委书记、校长徐建培在讲话中鼓励医护人员要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运用科学的力量,精湛的医术,夺取抗击非典斗争的彻底胜利,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英雄业绩。
在此之前,附属医院已由呼吸内科为主成立了防治非典门诊,并完成了非典三级筛选程序,摸索出一套预防方法。呼吸科62岁的老教授秦筱梅、主任蒋捍东、副主任于文成分别作为青岛市防非专委会组长及成员战斗在抗非第一线。之后,呼吸科副主任程兆忠、ICU副主任医师李连弟接受指派,于5月中旬赶赴河北省抗非一线。
5月13日,喜人的消息传遍岛城――5小时快速检测SARS病毒基因方法在青大医学院建立。
非典疫情在我国出现以后,青岛大学医学院的市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迅即成立了SARS病毒研究小组,从4月18日起开始相关的基因分析研究,以实验室主任、医学院临床学院院长王斌教授为组长的SARS病毒研究小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基因检测方法,日夜工作,一周时间里就在青岛市建立了SARS病毒基因相关的检测方法,为非典临床诊断提供了稳定性较强的科学检测方法
。
与此同时,医学院学生也积极行动起来。作为在校医学生,他们还无法直接参与抗非一线工作;但是作为预备队,作为未来的医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溢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5月4日,即将毕业的九八级实习队全体党员向学院递交了决心书:“我们是学生,更是医生;是医生,更是党员!人民的健康重于泰山,我们的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技术为武器,严谨求实,用热血和豪情铸就一道抗击非典的青春长城,用勇敢和忠诚谱就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2002级新生也自发组织起来,买来针、线、布,一针一线地绣出129字的医学誓言,以表达他们谨记誓言、献身医学、抗击非典的决心。
一手抓防非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一手抓教改 稳步推出两项改革
5月16日的《青岛大学报》头版刊出两条重要消息,头条为“学院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二条为“启动应急预案,进一步构筑抗非防线”。一手抓“防非”,一手抓教改,青大党委贯彻中央精神,工作高速度、快节奏,雷厉风行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进入5月中旬,青岛地区“防非”形势严峻。鉴于疑似病例的出现,青大果断启动非典防治应急预案。校党委书记、校长徐建培在5月16日早上7:30召开的干部紧急会议上强调:特殊时期要有特殊工作状态,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负责人要深入第一线,分级负责抓落实,做到不留一点缝隙,不留一个死角,不漏一个人员,认真
检查,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的各项规定,坚决阻断病源,确保学校安全。
应急预案启动后,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管理,在学生中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检查机制;同时,大力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认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小型分散的体育文化活动;思想教育、创新教育、“两课”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都按学校统一部署积极有序进行;校园生活不但没有因相对封闭管理而单调枯燥,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学院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青大酝酿已久的大事,是学校今年的重点工作,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三:对学院实行目标管理;实行经费总额动态包干;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此前,学校已经在两个学院进行了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改革方案在年初的干部会议和学校双代会上又作了充分的讨论修订,并发至基层征求意见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正式推出的时机已经成熟。面对严峻的“抗非”形势,校党委在缜密研究后决定: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两项改革,如期启动两项改革方案,确保防治非典和两项改革顺利进行。
5月15日,在非典肆虐之时,青大党委沉着应战,在“防非”应急预案启动之后,召开干部大会,对“两项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改革方案开始实施。
“两项改革”方案经过几上几下,集中了全校教工的集体智慧,反映了学校改革的客观要求,一经部署实施,立即得到各学院及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短短半个月,大部分学院已经依照方案制订出三年改革与发展计划和本年度目标管理任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起来,一个集体谋发展、人人思进取、向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综合大学迈进的热潮正在兴起。
在学校“两项改革”紧锣密鼓运作、“防非”工作因形势严峻应急预案准备启动之时,5月9日起,青大人遭遇了一场有惊无险的抗击非典硬仗。
5月9日夜,师范学院数学系一名同学突然发烧。10日一早,年轻的共产党员、该系辅导员桑晓燕,立即与卫生所大夫一起将该学生送到医院就诊治疗,信息迅速传递至学校防非领导小组。虽经医院初步诊断为肺结核,但在没有彻底排除非典的可能性之前,学校采取果断措施,于当日中午在师院学生宿舍D楼一层和三层设立了健康观察区,与该同学接触过的历史系、数学系200多名学生全部安排在观察区内生活。学校迅速为观察区学生宿舍装上了电话、有线电视,购买了饮水机等;观察区内,每天三次消毒,学生三次量体温,定时、定人为观察区送餐、送水;同时全院党团组织、辅导员靠上做学生及家长思想工作,消除学生紧张心理。12日,健康观察区内成立临时党小组和临时团总支。观察期间,同学们情绪稳定,生活学习秩序良好。
5月13日上午,经胸科医院确诊,发烧学生为典型肺炎,警报解除。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预演”无疑是对青大人防治非典思想、组织乃至措施做了一次真刀真枪的检验。
非典时期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和衷共济 校园涌动融融暖流
“防非”应急预案启动后,学校引导学生大力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文明修身活动,以此促进校风学风建设。非典的突如其来,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卫生观念、环保意识、人生价值等等相关问题,融融暖流在校园涌动着。
5月14日上午,韩国驻青岛总领事、朴钟先先生专程来到青大,对学校抗击非典工作表示支持。他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发扬了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韩国在华和驻鲁人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尤其是在青岛大学的韩国留学生得到了校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悉心的照顾,韩国学生在这里是十分安全的。”他代表韩国政府向徐建培校长赠送了德国产电子体温测试器和用于韩语教学的词典,对我校为韩国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表示衷心的感谢。
德语系德籍老师邬丽克女士告诉记者,她一个星期前从上海回来,当天晚上就被按规定隔离在自己的房间;一位泰国留学生对学校的防非措施也很支持,他们表示,虽然学校的管理“过分”了一些,自己的生活“麻烦”了一些,但这些措施很有必要;他们要打电话告诉远方的亲人,在青岛大学很安全。
60多岁的日本留学生下关洋子非常认真地向《青岛大学报》学生记者介绍了她的卫生观念和一些具体做法,她说:“我爱中国,我爱青岛大学,我们应以点滴行动爱护我们的校园。”
化工学院2002级学生张奔的父亲张普善,是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局副局长,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在工作岗位上,中共山东省委追授他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国家人事部追授他“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张奔父亲殉职后,学校以对英雄的崇敬之情,用关爱温暖着英雄的后代。
5月1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校长徐建培亲切接见了张奔,勉励他安心学习。学校决定免除张奔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学杂费,并拿出1000元人民币作为张奔的临时困难补助,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学校将尽力给予解决。
一位不留姓名的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将1000元现金送到青大“防非办”,委托转给张奔。她在留给张奔的短短的信中工整地写道:“我非常崇拜你的父亲……你一定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殷殷之情,令人感动。
SARS令人思考,催人成熟。广大学子在积极开展“青春与健康同行”文化、体育活动的同时,认真思考相关问题,净化心灵,爱护环境,告别陋习。
把社会文化焦点变为教学课题,高职院服艺部教师指导学生手绘完成了60幅抗击非典广告招贴画和漫画,并于6月5日起在全校举行巡展。
6月5日,外语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举行“告别陋习,共建文明校园”系列活动,广大学子纷纷在印有“健康你我他,告别生活陋习”字样的横幅上郑重签名,以表承诺。
一手抓“防非”,一手抓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青岛大学党委坚定的信念。5月底始,为期三周的专业评估和教学管理检查开始。这是青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工作中心的重要步骤。目前,“实事求是,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正在扎实进行。
SARS是人类空前的灾难。然而,经历了与SARS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洗礼,火红的党旗更加鲜艳,青岛大学这所党旗高扬的生机勃勃的综合性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豪迈步伐跨越,再跨越!
邓卫华 陈速成 戴雪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