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机制攻坚科教改革,青岛推进校地深度融合
近年来,青岛市教育局积极发挥在青高校集聚优势,围绕“融”字作文章,积极探索校地融合发展机制,先后出台《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施办法》《“结对高校、联合育人”行动方案》和《在青高校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发挥高等教育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以及对基础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校地深度融合,实现高校与城市互利共赢。
一、资源整合供给、要素聚合支持,构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机制
一是聚焦高端、瞄准一流。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引进遴选机制,重点引进“双一流”大学或国内学科(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吸引高水平大学在青设立校区、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等。近年来,签约来青的高校达到32所,在青高校和已运行的高等教育机构总计达到44所。
二是整合政策、多方扶持。建立财政资金引导机制,市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引进高等教育机构,保障人才团队、设备购置、项目研发及其他教学和科研条件建设。对引进并正式运行的高等教育机构拨付启动补助资金,并根据绩效予以持续补助。区市对引进高等教育机构的基础建设、房屋租赁、教学科研活动给予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区市可代建基础设施。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近三年已签约引进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中科院青岛科教园等高等教育机构13所,其中11所已开工建设、1所正在编制规划方案、1所完成签约。
三是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建立高等教育机构跟踪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要求引进的高等教育机构提出建设规划,签订任务书,明确年度建设任务、资金用途、验收标准、绩效目标等,定期进行绩效评价。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项目已经正式运行,集聚高层次人才300余人,累计培养研究生约3000人,培训2.5万人次,高校引进的红利逐步释放。
二、大手拉小手、融合共发展,构建“结对高校联合育人”机制
一是加强沟通对接,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搭建对接平台,组织各区市、在青高校和中小学校对接,促成结对合作。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本部领导来青专题调研,赴相关中小学考察对接,明确了具体合作方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定针对中小学生的航空航天文化教育实施方案,并设立研学基地;四川大学青岛研究院与山东轻工工程学校联合制定行动方案,确定研学活动、科普讲座、论坛讲座、科研合作和专业指导等五个方面内容;同济大学青岛高等研究院与青岛卫生学校联合建立学生实习见习和教师交流学习机制。
二是共享教育资源,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参与结对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挖掘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结对实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虚拟现实体验馆、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轨道交通展馆、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船舶制造展馆等已纳入中小学生特色实践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研究院在医药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资源共享等方面,支持青岛经济职校发展提升。对外贸易大学和青岛六十五中就提供英语培训,组织语言特色夏令营等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丰富活动形式,提升育人效果。组织高校与中小学通过开展研学活动、参观考察、课程开发、共建认知实践基地等方式,为中小学生拓展学习实践空间。青岛十九中组织学生赴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海洋浮力实验室、海洋信息工程研究所、海岛绿色供能与环保研究所开展研学。崂山区凤凰台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感受航空航天事业背后的科技魅力。青岛六十五中在对外贸易大学青岛研究院举办了社团活动节。
三、深化校地融合、放大创新红利,构建重点学科(专业)建设支持机制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与校地融合。实施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程,坚持需求导向、服务产业,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956”产业体系,结合全市15个攻势以及军民融合、乡村振兴、海洋强国等战略需求,引导高校围绕青岛产业发展需求新设或调整学科(专业),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探索学科(专业)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融合互动体制机制,将重点学科(专业)遴选建设与高校服务青岛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和贡献度相结合,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分期投入、动态评价,以结果为导向,实施差异化财政支持政策。
二是注重创新引领与成果转化。以科技成果本地转化为主线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团队,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高校与各区市及园区合作共建成果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或产教研“三位一体”的大学科技园区,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优先在本地转化。
三是坚持效益导向与增量评价。市级安排专项资金,制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动态评价,以结果为导向,根据绩效评价分批给予经费支持,引导高校优化学科结构。首批已遴选出10个重点学科、53个项目,其中包括3个新设本科专业,建设周期为2019-2021年,预计三年内可培养12800名创新型人才,面向全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数量、提供技术服务数量、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等指标将增长20%以上。
编辑:宋卓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