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教育|高等人才培养“合拍”城市发展
驻青高校新增28个本科专业,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高等人才培养“合拍”城市发展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青岛12所高校(含民办院校)共34个专业有变动,其中,新增28个备案本科专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新能源等专业仍是新增备案热门专业,占新增专业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多数新增专业与青岛十强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结合。
驻青高校专业增减有了“新路径”
一流专业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近年来,驻青高校主动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各专业升级改造,探索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有效路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力度。
今年,青岛高校新增的28个备案本科专业中,山东大学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智能医学工程、供应链管理4个专业;中国海洋大学新增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增财务管理1个专业;山东科技大学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专业;青岛大学新增环境科学与工程、表演2个专业;青岛科技大学新增人工智能1个专业;青岛农业大学新增草业科学1个专业。此外,青岛滨海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等5所民办院校新增14个专业。
同时,海大网络安全与工程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青农大动物医学专业被列入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名单。青大边防管理专业、环境科学专业,青科大印刷工程专业,滨海学院交通运输专业被撤销。
培养人才抢占“未来”领域
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中的战略性新兴技术。据悉,驻青高校正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今年,驻青高校新增的28个备案本科专业中,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仍是热门专业,占新增专业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洋大学近两年相继新增了4个相关本科专业,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构成了较为完备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山东科技大学去年新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两个专业,与今年新增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专业群。
山东科技大学教务处教学科长刘冰说,智能制造属于“新工科”,更强调学科的交叉性、实用性与综合性,尤其注重机械工程、电子控制、信息通信等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的紧密交叉结合。学校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加快新工科建设,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发展新兴工科专业,主动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
“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智能是代代推进的,所以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刘国柱说,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强调“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复合培养”。不结合某个行业的积累和应用,人工智能便成了“空”的。“此前,我们已到海尔、海信、青岛港、银行等做相关调研,了解当地企业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我们的人工智能专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围绕化工、海洋、物联网等设置相应课程,为青岛当地企业培养实际应用的人才。”他说。
调整专业让更多毕业生留下来
据悉,近年来,驻青高校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让高校人才培养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拍”,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青。
《中国海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4)》提出,致力于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专业体系,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今年,海大新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海洋为特色。它依托海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和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建设,以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为支撑,与海尔、海信、浪潮、曙光、华为、中船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发展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全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大数据系统的设计、研发与应用能力。
“山科大近五年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对接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重组和新建一批对接十强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借此,让更多毕业生留在青岛。”刘冰说,今年学校新增设的智能制造专业完全符合青岛对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要求。此外,新增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可以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满足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对于海洋人才的需求。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隶属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该学院由山科大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共建、共管。”刘冰说,学校已经与中船集团海西重机签订了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协议,与青岛海西湾区船舶工业群(中船集团)的相关单位形成了联合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的合作意向,多方合作打造海西湾区船舶与海洋工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编辑:宋卓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