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增、撤销专业名单,不是专业冷热的“晴雨表”
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结果显示,2019年度,我国各高校新增1853个专业,其中含备案专业1672个、审批专业181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47个,撤销专业367个。
统计结果显示,有180所高校新增了人工智能专业,是今年备案专业中新增最多的专业,其次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有138所高校新增。而撤销数量最多的专业,则包括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经济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教育技术学、产品设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生物技术、文化产业管理,撤销高校数量都超过了5个。
每年高校专业的新增和撤销,均会引起考生和舆论的关注,希望从中看到某种趋势,并将这作为专业冷热的晴雨表。但在笔者看来,不能简单地根据专业新增、撤销的数量,来判断专业的冷热。判断专业的冷热,必须结合真实的社会需求、高校的办学类型、特色,以及高校往年相关专业的招生录取情况。而高校在举办新专业时,也不能盲目追逐所谓的“热门”。
人工智能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可以说是近年来“热到爆”的“爆款”专业,去年,有35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今年一下子有180所高校新增,两年新增这一专业的高校达到215所;去年有203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今年仍有138所新增,两年新增这一专业的高校达到341所。不得不说,这样的新增速度是惊人的。
如果单看新增的速度,毫无疑问,这是“热得发烫”的专业,这至少表明高校争相建设这些专业,但是不是这些专业就真是“热门”专业了呢?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人才培养规模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以及高校是如何举办这些新增专业了。
某一专业很多高校都举办,不见得就是“热门”,反而可能是“冷门”,冷热主要反应人才的供求关系,人才培养供给超过社会需求的,是“冷门”,而人才培养供给少于社会需求的,则是“热门”或“相对热门”。以此观察那些被很多高校争相举办的专业,就会发现,由于人才培养一时增加太多,社会需求可能跟不上,转眼就变为“冷门”。就如近年来撤销最多的专业,有不少在几年前就是所谓的“热门”专业。
追逐“热门”,“一窝蜂”举办某一专业的问题,是我国高校的老问题。以前,很多人把这归为专业设置的审批制,即高校新增专业要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因此,高校就选那些容易通过审批的“时髦”专业设置。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教育部门逐渐下放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把以前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和审批制结合,只要求少数专业在设置时要经过审批,目录内的专业,高校可自主设置,向主管部门备案即可。
在实行新的备案制后,我国高校其实依旧存在追逐举办某一个专业的情况。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导设置专业的是学校行政领导和行政部门,而非由学校、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在分析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其他高校举办同类专业的情况后论证是否要新增某一专业。
因此,对于这么多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有必要理性看待。如果高校是为了追逐热点,围绕新专业概念进行材料包装,就推出新增专业,这样新增的专业是难以保障质量和办出特色的。现实中确实也存在一种情况,其他高校举办了人工智能专业,如果本校不举办,似乎就“落后”,跟不上时代。很显然,如此设置新专业,今年之后,有一批学校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就可能遭遇专业“变冷”的困境。
不同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对于进行精英教育的高校来说,办学应该以能力为导向,而非以就业为导向,专业是不宜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变化而变化的;而对于进行职业教育的高校来说,办学则应该以就业、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的变化,新增专业。不管学校的办学定位,也不搞清楚究竟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就举办某一专业,也会影响新增专业的质量,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这种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因此,在新增专业时,有关部门可向高校提供专业人才需求、各高校有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而高校则应该进行科学论证,要有学校明确的办学定位,根据学校定位,基于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办出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为前提,来优化本校的专业设置,不要追逐热门,而要追求高质量和特色。
编辑:单栋奎